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企业"肮脏"竞争何时休 处罚应加重恶性竞争成本

2010年11月05日 08:43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你死我活”的企业竞争发展到最后往往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既影响了自身、他人的发展,也殃及整个行业。但是,企业为何能够无所顾忌,频频为了一己私利而互相倾轧?

  恶性竞争损人不利己

  商场如战场,企业之间不断挑起恶性竞争,无非利字当头。挑起事端者原本想打倒对手,抢夺对方的市场份额,来实现自身的利益,但事件发展到最后,往往会给无辜者甚至整个行业带来沉重打击,最终也祸及自身,落得个“损人不利己”的下场。

  “康师傅水源门”事件发展到最后,关于“矿泉水行业潜规则”的披露已经让舆论的关注点从“康师傅”品牌延伸到整个矿泉水行业,上千家纯净水企业牵连其中,以至于整个行业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近期的蒙牛、伊利“黑公关”事件,也是教训惨痛。当事者或许起初并没有预料到事件会演变成消费者集体对中国乳品行业的信任危机。格力“血案门”事件最后也是伤痕累累,事件发生后,有消费者甚至直言,以后不会购买格力空调。

  而国内品牌之间的恶性厮杀,也为国外品牌侵蚀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和空间。

  “康师傅水源门”、“农夫山泉砒霜门”等危机事件,为可口可乐、雀巢等国外巨头创造了向中国消费者示好的机会。蒙牛、伊利“黑公关”造成消费者的极大失望,将庞大的消费市场拱手送给了美赞臣、惠氏等国外品牌。对此帕勒咨询公司资深董事罗清启认为,企业在营销时不惜把竞争对手的“私处”全部展现给消费者,使整个行业陷入了一种困境。这样的竞争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郑州阳民管理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阳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企业一定要清醒地看到,同行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利益共同体,维护同行的合法利益,用正当手段和对手竞争,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保护自己。”

  企业自律无法治本

  企业不正当竞争事件接连发生后,人们第一反应就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消除恶性竞争带来的隐患,还市场以公平、合理的秩序。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专家或者政府部门大都把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推归为“企业自律”,认为其他办法治标不治本,惟有依靠企业自律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企业之间交恶不休的状态。

  腾讯和360、金山和360展开口水战的时候,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软件著权保护条例主要起草人之一的郭禾教授就曾表示,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发展非常快的行业,也是引起法律纠纷最多的一个行业。考虑互联网行业的特殊性,就更应该进行行业自律或者行业管理,比如政府主管部门通过授权行业协会或组织的方式来进行监管。蒙牛、伊利事件发生后,乳业专家王丁棉也向记者表示,只能呼吁企业加强自律,还市场以公平。

  企业如何能够自律?品牌专家许云峰指出,企业追求的就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做到自律很难,而且还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不择手段。然而,没有一家企业的市场份额是靠终端暴力争抢得来的,企业的竞争靠的还是品牌和人才。中国快消品行业频陷不正当竞争,企业员工的道德意识培训应该提上日程。

  业内人士称,仅仅依靠自律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些问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做保障。

  监管缺失约束难

  一般来说,企业在事件曝光之后,总会撇清肇事者同企业的关系,对外称是个人行为,以逃脱企业责任,或者规避巨额赔偿。格力“血案门”事件发生后,格力对此没有任何回应。记者采访多位家电协会的负责人,但他们对此讳莫如深,不愿意做出任何评价。

  中国电子商会会长陆刃波对此认为,行业协会更多的功能在于引导和服务企业,并不存在执法能力,对企业也没有强制管理的权力,所以对于企业之间存在的恶性竞争根本无法进行约束。

  记者又致电相关执法部门,北京市工商局方面表示此类案件不在工商管辖范围之内。据北京市石景山司法办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两个促销员尽管因工作问题发生纠纷,但是打架的举动并非单位唆使,所以即使单位撇清与这个事件的关系也不违反法律。若是企业高管唆使员工从事损害其他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企业的高管需承担相关的连带民事责任。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