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让百姓实现通胀压力的软着陆

2010年11月05日 17:0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眼下,说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其实不如说通胀预期日益明朗。

  9月份CPI涨3.6%,创23个月来的新高。最近国内有权威部门预测,10月份以来国内食品价格总体仍处于上涨过程中,预计10月份CPI同比增幅将达4.1%左右,将再次创新高。

  进入10月以来,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不断上涨,连餐桌上最平常的当家菜白菜土豆都在不断地上涨,仿佛什么东西都有可能是引发涨价的起爆点,涨价的题材和产品是越来越多。物价仿佛如一脱缰的野马,现在很难给拉回来。

  可想而知,连白菜、土豆、苹果这样最简单的食品都能把价格涨上去,还有什么产品的价格不能涨呢?目前,很多农副产品的价格在不断地轮番上涨,势必或将全线拉动相关产业链价格的不断走高,现在看来,可能将避免不了。

  日前,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一论坛上表示,CPI全年控制在3%目标能实现,但他同时又认为10月份CPI会达到全年的一个峰值,在他看来,从技术角度说,11月和12月的翘尾因素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假设说新涨价因素不变,翘尾因素减少CPI显然就会回落”。他表示,CPI全年不会超过3.5%的水平。很显然,姚景源这样的表述显得很“艺术”。

  如从宏观经济的总体上来看,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的需求下降以及正翘尾因素消失等下拉因素的增多,未来两个月CPI将开始逐步有所回落。不过,未来国际货币泛滥和国内流动性充裕、食品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走高、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强等潜在通胀压力仍将长期存在,使得物价回落的幅度和空间相对有限。

  现在的问题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物价是否能有明显的回落,这实在是一个难给出肯定结论的问题。在上两周的“志勇观察”中,笔者曾明确提出“一场漫长而强烈的通胀预期开始形成”,其意是在表达,对通胀预期要有更长远的打算,而管理好通胀预期将是一个相对更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课题。并提出对3%警戒线不能机械理解,即使到了4%或5%是否能承受。这主要是从宏观经济的总体安全性上考虑的。但在此,笔者必须要说的是,这绝不等于说笔者同意“应该提高通货膨胀的警戒线”,“民众须忍受更高物价上涨率”,“涨价合乎市场规律,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这样不从百姓切身生活考虑的观点。

  物价上涨,已带来民生幸福指数的下降或隐隐的痛感,这不能视而不见。目前,对百姓而言可以说是“两面受敌”,即吃和用的价格都在直逼百姓的生活,市场的物价在上涨,同时,煤、水、电等价格也在步步紧逼。整体上物价不是在回落的迹象,而是各种复杂因素在驱使价格在向上的线上移动。通胀对经济的健康发展是破坏性,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通胀的不断加剧,其实会更加扩大贫富差距,使百姓生活的负担也进一步加重。虽然上涨的物价目前还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不必要的恐慌,但百姓的财富在缩水,同时很多人已捏紧口袋不敢消费了。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显然这即是决策者所需要的市场,同时也是商家需要的市场,但消费的前提不是靠一时的刺激就能解决长远的,消费的前提其关键是需求,其次是有满足需求的钱。没有足够的钱,即使有足够的刺激也很难实现正常的消费和需求。今年的苹果价格比去年翻了一倍,这样的市场,很难有很好的消费。

  货币超发,目前是很多专家学者对造成此轮物价上涨原因的重要判断。货币太多,有相当大的部分没有进入实体经济,没有进入实体经济的货币会贬值,购买力会降低。是有大量的游资在炒作?现在看来,不能简单地这样看。而钱太多,是老百姓手中的钱太多吗?

  老百姓手中的钱在贬值,这是事实,加息能完全解决眼下的问题吗?虽然目前中国已步入加息通道,但只靠加息一种手段,从整个经济而言,可能产生投鼠忌器的局面。

  同时,对上涨的物价,必须从国内外市场的整体来把握,是不是很多产品已进入上涨的周期或通道。客观地说,有些产品必须要实行价格的调整,但怎样来消化和解决,在笔者看来是应对物价上涨的关键。

  靠打压?靠政府贮备来平抑?靠行政手段违背市场原则?靠不停的加息?都不是长远之计,在笔者看来,要实现百姓通胀压力下的软着陆,一个是要进一步管理好通胀预期,其次就是要加快调整百姓的收入分配,要让百姓手中有应该有的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通胀压力下 的 软 着陆,提高百姓收入已到了关键的节点上了。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