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余斌:努力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2010年11月15日 10:04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本期做客嘉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 余斌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已成为“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围绕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问题,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余斌部长。他认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点目标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升级,使居民“有更多钱可花”、“有钱更敢于花”、“有钱更方便花”,而这需要从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建立起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有效扩大居民消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记者: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扩大消费需求”并不是第一次提出,但这次强调要“建立长效机制”。在您看来,扩大消费需求在未来国民经济发展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余斌: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让世界各国经济陷入低迷。得力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国家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国经济率先复苏,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期。但是,由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将逐步减弱,新一轮增长周期的推动力与过去相比将发生明显变化,将更加依赖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国内消费增长,消费这驾“马车”的拉动力将变得尤为关键。因此,“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扩大内需战略的核心在于扩大居民消费。

  但是,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并不乐观,其出现的问题或将阻碍此轮经济的增长。这些问题包括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和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之比)下降、居民之间消费差距扩大、消费与储蓄和投资的比例失衡等。以居民消费率为例,我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近年来下降速度过快。2009年,我国消费率为35.30%,而同期世界中等以上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率大多在60%以上,欧美发达国家达到或超过80%,消费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持其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即使考虑到东亚地区受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居民消费率比其他同等发展阶段国家一般低5~6个百分点,我国居民消费率依然明显偏低。并且,虽然我国居民消费率变化符合中低收入国家下降阶段的规律,但下降速度过快、幅度过大。2000~2009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从46.44%下降到35.30%,降低了11.1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降低1.4个百分点。

  消费率低与储蓄率高、投资率高直接相联,反映的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消费低,储蓄必然就高。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储蓄等于投资加净出口。高储蓄为高投资创造了条件,而且当内部消费不足时,高储蓄直接推动外向型产业投资的增加和净出口规模的扩大。所以,现阶段我国净出口规模偏大、外汇储备偏高所反映的内外经济不平衡,一定程度上是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体现。由于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投资拉动。而由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这种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将难以持续,迫切需要转变。改善消费、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关系,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而其核心则在于如何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因此,必须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使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内需来拉动。

  扩大消费需求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记者: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提出扩大内需战略以来,我国消费需求没有大的起色,也没有跟上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宏观经济的贡献度逐步下降。请问,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什么如此之难?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都有哪些?

  余斌:是的,扩大内需战略提出时日已久,政府也采取了多方面的政策措施。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实施了应对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推出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以刺激投资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其政策效果当然是显著的,为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其中有些政策措施是在危机情况下的应急之举,不具有可持续性;更重要的是,这些政策措施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