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谨防“幸福指数”变成新的政绩工程

2010年12月02日 07:5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河南商报》报道,近日,河南省平顶山市关于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程度的“幸福指数”一经公布,立即引起外界关注。这个由当地统计部门发布的“幸福指数”显示,平顶山市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从2006年的64.65提高到2009年的83.81。据悉,平顶山市对辖区各县(市、区)的“幸福指数”做了排序,并将之作为考核官员的内容之一。

  实际上,不光平顶山市,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都对“幸福指数”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将之与官员政绩挂钩,甚至实行一票否决制。从积极的角度看,将“幸福指数”引入政绩考核,有利于扭转地方政府的“唯G D P”倾向,将政府的关注重点从经济增长转向民生福祉。但是,我们仍要防止“幸福指数”变成新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幸福虽然非常重要,但幸福的感觉却是飘忽不定的,因人而异并且因时而异,它似乎与任何一项指标有关,又似乎与任何一项指标无关,因而很难设定统一的衡量标准,很难量化为硬性的考核内容。

  问题就在这里。设定哪些指标来考核民众的“幸福指数”,至少从平顶山市的实践来看,是完全由官方确定的,“幸福指数”官方搞了三四年,当地民众却是头一次听说,政府关起门来单方面运作,群众没有发言权也没有监督权,民众幸福几何完全由官方说了算,岂不可笑。所以,当地很多民众认为自己“被幸福”了,并不认同官方公布的数字。

  “幸福指数”一旦关起门来运作并且与官员政绩挂钩,就难免沦为一种数字游戏。在这方面,各地G D P数据长期、大面积注水就是前车之鉴。官员考核“唯G D P”倾向虽有很多弊端,但G D P毕竟是硬指标,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而“幸福指数”无法量化,具有很大的弹性操作空间,因而沦为数字游戏的可能性更大。

  让民众生活得更幸福的确是政府努力的目标,但虚泛的“幸福指数”却不宜作为考核官员的内容。一些地方政府对“幸福指数”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可能并不代表他们树立了牢固的科学发展观,真的要将民众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恰恰相反,可能是因为用“幸福指数”软指标代替G D P硬指标,能够让他们减轻考核压力,再也不必为追求G D P而劳神费力。用虚头巴脑的“幸福指数”即可证明自己的政绩,关起门来玩数字游戏就能完成考核目标,这等“好事”焉能不受欢迎?若果真如此,则显然不是国家之幸、民众之福。 晏扬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文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