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北京上海唱响“双城记” 金融中心仍处初级阶段

2010年12月06日 09:36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就国家级金融中心而言,目前已经获得或者接近于获得此种地位的城市只有北京和上海

  未来十年中国应有三种金融中心:一种是依托城镇化的土地金融中心;一种是依托民间资本的财富管理中心;一种是依托人民币国际化的货币金融中心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抛出了建设金融中心目标,不少二、三级城市也要开一条街,力争筹建区域性金融中心。虽然这些城市进军全国金融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的雄心可嘉,但金融中心建设热潮背后却需要冷静思考。

  建设金融中心不是搞房地产项目,金融中心是金融发展水平的高度凝聚,必须具备金融发展优势和条件,那么这些城市现实的金融发展水平是否足以支撑他们的雄心呢?

  北京上海唱响“双城记”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在12月4日举办的“2010中国财富管理论坛”上发布《中国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报告显示,北京、上海、深圳位居我国城市金融发展水平前三位,北京和上海金融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深圳。

  据了解,这份报告从资金的集聚与辐射能力、金融管理水平、金融深化程度、金融机构多样性、金融产品多样性等五大指标,对各个城市建设金融中心的潜在条件和有效利用情况作了评估。

  报告课题组顾问、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指出,就国家级金融中心而言,我们的研究表明,目前已经获得或者接近于获得此种地位的城市只有北京和上海。

  吴晓灵指出,从北京的金融发展现状、环境(尤其是总部经济和人才优势)和中国金融体系未来的格局看,北京将继续成为中国的金融决策中心和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银行机构)集聚的中心。目前许多人在讨论金融中心建设的时候,都忽略了金融中心所依赖的政策和监管架构以及金融体系架构。北京将始终是政策声音的来源地。同时,中国的金融体系架构是以银行为主导的,未来不太可能成为盎格鲁-萨克逊的市场主导体系,这决定了北京还将继续成为大型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类机构乐于集聚的城市。事实上,决策中心和机构集聚中心两者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

  而从上海的金融发展现状、环境(尤其是经济环境和基础设施)以及未来中国金融发展的方向看,上海将成为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心和金融创新中心。上海的优势在于首先上海是金融市场中心,其次,它是非银行金融机构集聚的中心,最后是外资金融机构集聚的中心。这三点使上海在金融机构多样性和金融产品多样性上超过了北京。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委员、广东金融学院副院长陆磊认为,目前在中国,以银行存、贷、汇三项基本业务为核心的金融体系的背景下,一定会导致北京是当之无愧的中心,因为在北京决定中国信贷资源最终的配置,这是里。而表显然是上海。上海集中着中国最主要的银行间市场。在中国当前体系下形成客观金融发展双城,而且彼此间互不可分。

  金融中心建设仍处初级阶段

  陆磊认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建设显然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时候我们注重金融交易而忽视了金融资源配置。钱到哪去是关键,而不是交易量。此外,我国金融资源配置范围存在局限性。

  而即便是已经走在金融发展前列的北京和上海,都各有所短。

  吴晓灵指出,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是北京的短板,而对上海来说,制约金融市场发展的行政管制弊端尚未根除,建立适应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监管体系的步伐尚未迈出,上海本地的开放心态和创新精神还有待加强,这一切都将制约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

  不过,同时她指出,金融市场是上海的强项,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可以相辅相成、携手并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推动中国金融体系从过度依靠传统银行业转向发展现代化的产品、市场和业务组织模式,并为中国金融体系融入全球化奠定基础。金融市场的发展还可以推动金融创新,在为居民部门提供种类丰富的财富管理产品的同时,为非金融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

  吴晓灵建议,在未来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时刻谨记的是,市场是“水”,机构、人才是“鱼”,水多了、水深了,才会吸引更多的机构和人才,才会形成一潭活水。

  吴晓灵认为,作为一个巨型经济体,未来的中国很可能需要多个而非仅仅一个国家级的金融中心,并且,依据区域的产业结构特征和其他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会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区域金融中心。

  陆磊认为,金融中心一定要有一个载体,这个载体相对而言就是用什么样的金融产品来提供延伸性服务。他设想,未来十年中国应有三种金融中心:一种是依托城镇化的土地金融中心;一种是依托民间资本的财富管理中心;一种是依托人民币国际化的货币金融中心。(记者 张竞怡)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