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美量化宽松政策惹争议 八成网友认为其加剧通胀

2010年12月07日 08: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7日电(王晔君) 11月3日,美联储正式宣布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宣布在未来8个月内购买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试图通过注入流动性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该方案一出,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担忧。量化宽松政策是否能挽救美国自身经济?是否只损人而超利己呢? 中新网财经频道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网友认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会加剧全球通货膨胀,拖累世界经济下水,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经济问题。

  参加中新网财经频道此项调查的网友中,有20.69%的人认为“美国此次量化宽松可扩大政府投资,拉动基建设施,帮助美国经济经济复苏之路。”79.31%的网友则认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只能使通货膨胀,美元贬值,拖世界经济下水。”

  加剧全球通货膨胀 新兴经济体面临更大挑战

  美联储新货币政策一抛出,立刻引来市场的一片波澜。许多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的做法无异于全力开动了“印钞机”,意味着将大量流动性重新投入市场,势必导致美元的大幅贬值,同时带来资产泡沫,并加大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的风险。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更为深远。

  美国再次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势必迫使许多国家“跟风”,也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各主要经济体如果持续放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大量资金可能向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流入,从而增加全球通胀管理的压力,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不少经济学家担忧,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将使得市场上的美元更加泛滥,不仅为未来全球通胀埋下“祸根”,还会导致新兴市场货币处于“被升值”的地位。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指出,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之后,是(新兴经济体)第二轮“量化紧缩”。

  随着全球金融体系中流动着越来越多追逐高额回报的游资,预计一些亚洲和拉美国家政府将考虑施行资本管制,以遏制资本流入的副作用。斯蒂格利茨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当前汇率争端的乱局,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并有可能催生海外新的资产泡沫,造成很多国家被动进行干预。国际金融协会总裁查尔斯·达雷华则认为,美联储这种做法对当前的美国经济而言可谓是“药不对症”,鉴于当前已有大量资本流入新兴市场,美联储政策的负面效应不可忽视。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政策,来自巴西、韩国以及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政策制定者们均表示,将会出台新的措施抑制资本流入。

  韩国企划财政部对外发布的一项公开声明中表示,将会考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抑制资本流入。韩国在声明中表示:“政府相信,我们对资本流入进行控制并不是坏事,而引入能够提高宏观经济审慎性的措施也不会对经济产生恶劣的影响。”

  11月2日,印度央行宣布今年以来第六次加息,把回购利率和逆回购利率各提高25个基点。与此同时,印度央行还将购房首付款的最低比例从此前的10%-15%提高到20%,借此抑制资本流入所带来的房地产泡沫压力。

  澳大利亚联储在同一天提高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4.75%。“从中期看,通胀抬头的风险依然存在。”澳大利亚联储理事会称,风险平衡已经转移到需要采取及时的货币紧缩政策。

  利差交易正将美元带至新兴市场国家。对那些和美元挂钩的货币来说,要维持汇率稳定就必须大举购入美元。这种对冲行为又会增加通胀压力,并可能迫使央行提高利率。而更高的利率又将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这种恶性循环,可能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新麻烦。

  难以解决美国经济问题

  按理说,量化宽松创造的上万亿美元将极大程度地改善流动性,使金融市场真正“不缺钱”。但美国经济目前仍复苏乏力,其症结到底在哪?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表示,美国经济的真正症结在于流动性虽进入了银行等金融体系,但却未能进入实体经济。这样一来,结果便是量化宽松的钱无法有效刺激经济实质性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当美国商业银行以零利率拿到流动性后,首先考虑的是购买5年期国债。因为这样可以套得1.5%左右的利差。同时还会考虑将一部分资金投入新兴市场和商品市场中,以博得更大的回报率。

  平安证券宏观部首席研究员孙方红表示,量化宽松虽然创造了钱,但货币总量却并未增加。但实质上,这些钱并未流入实体经济。而美国经济增长为何在今年中期开始全面放缓,主要就和量化宽松创造的钱没在实体经济中运转有关。这样一来,只在金融体系中打转的资金是不可能去有效刺激零售、住房和就业等实体需求的。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