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美国经济艰难复苏 未来难进入高增长周期

2010年12月20日 14: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20日电 据香港《经济导报》报道,截至今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温和复苏态势依然持续。随着楼市、就业市场和银行信贷情况有所改善,对经济前景的信心逐渐恢复,全年应会保持缓慢增长。中银(香港)经济研究员苏杰刊文指出,展望来年,基于全球复苏的基本趋势不会逆转、美国自身机制比较灵活以及独特的危机转嫁能力,经济增长总体上可望延续今年温和复苏轨迹。但是,鉴于美国仍然面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或都难以进入趋势性较高增长周期。

  今年首三季度数据显示经济持续改善

  顾美国今年首三季的经济表现,GDP按季增长分别为3.7%、1.7%和2.5%,反映出经济温和增长态势逐渐企稳。从各组成部份来看,个人消费开支对GDP的贡献从第一季的1.33个百分点提升至第三季的1.97个百分点,政府开支则从第一季的-0.32个百分点增至0.81个百分点。目前的美国经济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刺激政策效应仍在持续。美国经济去年第三季首现正增长,其中的主因即是应对危机的一系列财税优惠措施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双重刺激作用。今年这样的情况依然延续。在美联储维持购买国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奥巴马于今年9月推出了包括加强基建、鼓励投资与创新在内总额达6,500亿美元的第二轮刺激计划。11月初,美联储推出QE2,进一步扩大量化宽松资金规模。持续加码的刺激政策,通过保持金融市场的充足流动性为实体经济领域提供支持,更为消费者和企业注入一种信念,增强未来向好的预期,从而扩大消费与资本投资。

  二、经济基本面稳步恢复。今年以来ISM制造业与非制造业两大指数分别处于54~61、50~55区间,显示整体经济活动延续扩张趋势。预示经济前景的领先指标连续四个月上升。其中,10月份的平均工时、制造业新订单、建筑许可、股票市场、货币供应、消费者预期等六项分类指标均有所增强。另外,工业生产、工厂订单等指针近期也摆脱了年中下滑的趋势,重回上升轨道。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负贡献也逐渐收窄。

  三、私人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作为历来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七成以上的部份,私人消费对美国经济复苏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今年以来会议局与密西根大学消费信心指数虽然有所波动,但近期走高趋势日渐明朗。零售市场在年中短暂低落之后,已经连续四月上扬。10月零售额按月上升1.2%,创下12个月以来的新高。随着个人收入与支出回复增长,加上年终销售旺季来临将会进一步推动私人消费增长。

  四、楼市、就业市场改善迹象并不稳定。作为是次金融危机的引爆区,今年以来房屋市场总体表现仍然疲弱,但新屋动工及新屋、二手屋销售等指标在政府税收优惠政策退出后仍出现过断续反弹。最近公布的一些数据为楼市前景带来一线曙光:据RealtyTrac,10月全美房屋止赎数量月比下降4.39%,贷款机构当月止赎数量按月下降9%;商业地产方面,穆迪和 Real Estate Analytics指出,商业地产价格在9月份按月上升4.3%,涨幅创历史纪录。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的数据也显示,今年第三季商业地产指数连续四季按季上升至42.6。就业市场今年仍延续失业率高位徘徊的情况,但在私人部门就业人数增加数月之后,10月非农职位首次呈现正增长,而首次和持续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也曾连续出现下降。但最新11月的非农职位增长大幅低于预期,失业率更是攀升至9.8%,显示就业市场改善仍然缓慢。

  五、银行业延续好转势头。根据FOMC最新公布的经济褐皮书显示,目前美国大部份地区银行表现渐趋稳定,商业与工业信贷活动持续改善。从FDIC的第三季银行业数据来看,虽然问题银行数量达到860间,但同期净利润达145亿美元,利息收入增加81亿美元,为贷款损失拨备349亿美元,创2007年第四季以来的最低水平,贷款总额较危机前同期减少68亿美元。剔除新金融监管条例中限制银行向零售商收取信用卡和借记卡使用费的因素,今年以来银行业绩普遍转好,利润持续大幅增长,信贷紧缩有所松动,商业借贷趋于正常。

  六、通胀持续低位徘徊。从今年CPI的表现来看,按年增长始终在1%左右徘徊,远低于官方通胀目标的2%。其中,最新核心CPI同比增幅仅为0.6%,创历史最低。在环比方面,除能源、医疗与房屋价格之外,其余分类指数皆持续下滑。持续走低的通胀水平,其实反映出深受重创的美国经济虽然目前复苏情况较预期为好,但整体商业信心和经济前景仍然面临不确定因素。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