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浙江省省委书记习近平: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

2006年10月12日 22:14

  浙江省有一个非常偏远的小山村,这个村的名字叫“下姜村”,就在两年之前,这个村子唯一能用的一种能源,就是当地山上的树和竹子,也正因为如此,在前两年这里很多的山都变得光秃秃的,因为山上的树和竹子都已经被村民砍得差不多了,而且在当地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顺口溜,说“茅草房,烧木炭,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不过现在看到,周围的很多山上又种上了很多很多的树,而且这些树不用再担心被砍掉,因为现在村民们已经用上了一种新的能源------沼气。

  偏远小山村成为新能源的示范村

  下姜村的老支书姜祖海家是全村第一个用上沼气的家庭,可当初装沼气的时候,姜祖海的老伴怎么说也不同意。

  姜祖海老伴:“我是坚决不同意装的,装这些东西来干什么,还花这么多钱。”

  安装沼气要花3000多块钱,对于砍柴烧火从来不要钱的乡亲们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下姜村就曾经两次尝试推广沼气,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并不成熟,花几千元钱建起来的沼气池,还没到两个月就不能用了,因而在下姜村村民的眼里,发展沼气纯粹是“白扔钱”。

  村民:“担心做起来没有用,花钱没有用。”

  村民们的态度让下姜村村支书姜银祥感到很为难,因为周围山上的树木都砍得差不多了,村民们以后怎么办?2003年4月,浙江省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下姜村调研,姜银祥把自己的苦恼告诉给习近平,习近平建议,下姜村还是要搞沼气,并提出“要把下姜村建成沼气生态示范村”。

  姜银祥 :“当时听了以后我很高兴,我想上面领导重视了,这个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有了大力支持,村支书姜银祥请来了能源专家,针对下姜村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沼气建设方案,为了让老支书满意,姜银祥带着技术资料和设计图纸,天天往老支书家里跑。

  老支书终于同意在自己家修建一个沼气池,2004年12月,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老支书姜租海家的沼气池终于了建起来,一直持反对态度的老伴,也真正体会到了沼气给家里带来的变化。

  姜银祥老伴:“火苗很清洁,水壶底都是干干净净的,还省钱。”

  老支书尝到了沼气的甜头,村里的其它农户也坐不住了。

  姜银祥:“我们就不用发动了,老百姓主动上门,我要做,我要做。”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下姜村共有46户农民家里建成了沼气池,以沼气作为替代能源,全村每年节省居民用电9000度,节省液化气6000公斤,而依托沼气发展起来的养猪、养蚕业,也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全村推广使用沼气之后,下姜村附近的340亩山林得到了彻底的保护。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你的大力推动之下,当地的沼气的能源发展很快,而且正在考虑建成这样一个生态资源的示范村。”

  浙江省省委书记习近平习近平:“下姜村我们作为一个沼气示范村,一个是我的挂钩点,再有一个我对沼气颇为熟悉,因为我当年在农村当大队支部书记的时候,也就是在1979年,20多年以前我就曾经把陕北的一个村子建成了一个沼气化的一个大村,所以有人告诉我习书记有一个沼气的情结,有这个情结,所以对于这里,我也是在实践一种理想。”

  记者:“那么对于下姜村这个状况来说,发展沼气是基于你个人的情结还是当地真的非常需要?”

  习近平:“总的还是因为实际需要,这是浙江的实际,下姜村的实际,下姜村是作为一个试点,整个浙江都应该走这种生态建设的路子。”

  [1]  [2]  [3]  [下一页]

 
编辑:闻育旻】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