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地方你追我赶推出指数 "幸福指数"成"数字政绩"?

2006年10月18日 09:15

    漫画:争创“幸福指数” 背景说明:幸福指数必将和经济指标挂钩,但绝不仅限于收入,就业等经济指标,它还和人们的安全感,希望,生活压力,荣誉,价值,生活环境,精神快乐等密切相关。 中新社发 任士可 作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时下,一些地方陆续推出的“和谐指数”、“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让人眼前一亮,但“你追我赶”推出指数的势头也让人有所担忧。

  推出“和谐指数”是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发展状况和居民生活状况。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人们对“发展”开始有了新认识,开始注重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发展中人的感受,使发展走到科学轨道上,并为此推出“购买力平价GDP”、“适龄儿童入学率”、“成人文盲率”、“基尼系数”、“幸福指数”等全面反映社会发展的统计数据,应当说,这是发展观和政绩观的进步。

  数字是最客观的,也最能说明问题,但前提是要真实、全面、科学,否则,不仅不能够说明问题,甚至本身就成了问题。

  作为人对周围世界的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感原本很难量化。到现在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种通用的统计“幸福感”的科学方法,中国也还是处在探讨阶段。专家特别提醒,在编制幸福指数时要考虑“主观指标的复杂性”,否则无法反映实情。但现在一些地方却能在短期内推出“幸福指数”,其手段和内容五花八门,这样的“指数”能在多大程度上衡量百姓的“幸福”,又能从多大程度上体现科学的“发展”?

  其实,不管是GDP还是“幸福指数”、“和谐指数”,都不是发展的目标,而是发展结果的反映。关键是如何看待这些“指数”的效用,是真正作为执政为民、励精图治的决策参考,还是为了所谓政绩营造“繁荣”的表面文章。比如,GDP是用来统计经济增长的一个指标,本身是中性词,但当与政绩挂上了钩,就出现了“GDP崇拜”。当地方“和谐指数”、“幸福指数”、“创新指数”与政绩联系在一起,会不会出现新的“数字出官”与“官出数字”的造假和盲目?

  这不是杞人忧天。有这样的实例:某地推出的“幸福指数”不断上升,可老百姓却感到困惑,为什么没有感到自己的幸福在增加?统计出的“幸福指数”与百姓心中的幸福感形成反差的背后,恐怕依然是急功近利的政绩观。

  从GDP到“幸福指数”、“和谐指数”,从追求物质增长到注重人的感受,是衡量政绩的一种进步。但这种进步的前提,是地方政府的作为能给百姓带来实惠,如果缺少一颗为民、务实的心,所谓以人为本的统计数据也就失去了灵魂而徒具空壳。

  建设和谐社会,功不在统计数据而在实干。眼睛向下,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百姓的幸福感自然会高;闭门造车,所谓的“幸福指数”自然离百姓的感受就远。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称的不仅是数字的真假,更是为政者的心。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陈鸿)


 
编辑:吕蓁】
:::相 关 报 道:::
·专家称幸福指数是舶来品 不宜作为考察政绩指标
·地方政府争夺"幸福指数"排名 警惕指标被"注水"
··专家:"幸福指数"受关注是一种进步 ·要避免简单化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