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欧盟对华贸易摩擦趋向强硬 专家:正视贸易摩擦

2006年12月11日 14:29

     今年前9个月,中国纺织服装在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市场上的份额稳中有升,其中对欧盟服装出口价格增长了17%。 中新社发 谢正义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2006年,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有些频繁。

  继2005年纺织品大战之后,中国鞋成为再度遭受贸易战的又一优势产业;欧盟采取的贸易救济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从彩电到鞋再到草莓,即使没有“特保”,欧洲人同样可以娴熟地挥舞反倾销大棒;而连同美国、加拿大将中国汽车零配件关税政策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更是西方国家首次联合起来让中国作为被告遭遇WTO诉讼,也是中国作为被告遭遇的第二起WTO诉讼。

  种种迹象表明,在处理和中国的经贸关系上,欧洲人的态度愈来愈强硬。

  贸易摩擦为何如此频繁

  商务部研究院欧洲研究室主任李钢认为,欧盟与中国贸易摩擦增多,和欧盟东扩后内部发展不平衡及对产业转移准备不充分也有关系,欧盟新成员有意承接一定的产业转移及南欧对产业的保护,致使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投赞成票的明显增多。

  其实,在服务贸易方面,欧盟对中国一直是贸易顺差;同时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跨国公司绝大部分出口被包括在中国贸易总额中,相当多的出口利润落入了跨国公司的口袋,又汇回了总部,而欧洲投资者占到了相当的比例。

  2007年贸易摩擦不容忽视

  显然,对于2007年来说,中欧之间在各个领域仍存在发生贸易摩擦的较大可能。对于欧洲人来说,各种贸易救济手段的运用将给中国带来极大的压力,甚至,在李钢看来,“反补贴调查也有可能抬头”。

  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首当其冲。“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得深度开拓欧盟市场,而不能一味运用非价格竞争的杠杆。”李钢分析。

  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摩擦也许会抬头。商务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在欧盟对华贸易政策文件中花了不少篇幅提及知识产权等问题,必须引起关注。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不但反倾销有可能越演越烈,反补贴调查也可能出现在来年的中欧贸易摩擦方面。

  正视贸易摩擦

  “外在的压力将促使我们改变贸易增长方式,改变量增价低的做法。”面对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李钢提醒必须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

  看看纺织品争端以后的中国纺织品市场吧,今年前9个月,中国纺织服装在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市场上的份额稳中有升,其中对欧盟服装出口价格增长了17%。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认为,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签署,为中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了稳定的贸易环境,确保了纺织品贸易的有序发展。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相比较于中欧贸易额的不断扩大,以及这种扩大给双方带来的收益,中欧贸易间的摩擦所占的数额仅仅是一小部分。

  (文章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辜王景)

 
编辑:解佳涛】
:::相 关 报 道:::
·中国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入世五年应诉率至90%
·丰田对美出口创新高 分析人士担心日美贸易摩擦
·龙永图:贸易摩擦不是主流 不要把反倾销政治化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