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股票信用卡年终奖如何打理 小心理财的心理陷阱(2)

2007年01月24日 16:53

  信用卡——谁占了谁的便宜

   信用卡的2006年是欣欣向荣的一年,也是血雨腥风的一年。

  因为这一年,招商银行向祖国人民呐喊:“500万!我们的信用卡发卡突破500万!”也是这一年,办了信用卡的同志们,不清不楚地多花了平日数倍的钱用来“血拼”(shopping)。

  我们不得不佩服银行在推广信用卡上不遗余力的聪明才智。在中国人还没有培养起透支消费的习惯的时候,为了让他们愿意接受这一新生事物,满天空都在掉馅饼:免费申办,开卡有礼、刷**次免次年年费、分期付款、积分兑换。并且从理财的角度给出了合情合理的建议:用信用卡提前消费,花银行的钱,把自己的钱留着赚利息。

  可是理智的人都会问:天下竟有免费的午餐?宣称达到信用卡盈亏平衡点的招商银行和广发银行是如何做到的?麦肯锡因何预测,信用卡市场2013年利润将达到130亿至140亿元,成为仅次于个人住房贷款的第二大零售信贷产品?

  除了发卡费、手续费和透支利息收入这三种直接利润来源外,信用卡和普通银行卡一样还有一个利润来源:与提供刷卡消费商家的利益分享。1%的银行卡费率,如果从日收入上百万的商家那里收取,就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益了。而如果持信用卡消费的人自觉自愿花费平日两倍的钱消费呢?利润也就翻倍了。

  言归正传,信用卡之所以会令使用者扩大开销,归根结底是心理账户的影响。(关于心理账户的详细分析另见《年终奖——年末的虚假繁荣》。)人们将信用卡可透支消费的钱,与自己口袋里看得见摸得着的钱分别放在两个不同的账户中。在消费时,他们花信用卡的钱,似乎不像是在花自己的钱,因此明显比直接付现要更随意、更大方。

  有一个试验,对两组人拍卖同样的一张戏票。其中一组人要求用现金付款,而另一组人则用信用卡付款。最终的拍卖结果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用信用卡付款的那组平均出价是用现金付款那组人的两倍。

  也许聪明的商家和银行正是了解了心理账户的影响,才发明出这么个聪明的玩意儿,使消费者在无知觉的状态下提高了消费力度。当然,这里绝不是指责信用卡不好。它的快捷、便利,尤其是可以透支的功用是别的产品无法取代的,它在心理账户上的效用或许还有利于缓解国家内需严重不足的情况。这里只是要提醒大家,在潇洒刷卡的时候,也要留意心理账户的影响;收到积分兑换的小礼品时,也不要太高兴,因为那其实是你自己掏钱买来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席梦婷】
:::相 关 报 道:::
·持续投资六年 深圳一保姆炒股捂住一只净赚两倍
·股市火爆市民抵押房产炒股 专家提醒注意防风险
·如何让年终奖以钱生钱?勿在年初一次性全部投资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