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烟迷眼:解读商场不透明价格战 (5)——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销”烟迷眼:解读商场不透明价格战 (5)
2009年11月20日 11:06 来源:北京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记者观察

  不透明的价格战:

  不合理照样存在着

  一年前,京城一家百货店老总在谈到价格战时说,商场经营不能依赖“便宜”,价格战是所有零售业态竞争的最后一招。如今,这家商场已经成为新街口商圈的价格战先锋。这位老总笑言,价格战让我们爱恨交错。

  商业是离老百姓最近的行业,每个人都是商业生活的参与者,所以在买与卖的层面上,商业没有秘密。每个人对于如何花最少的钱买最如意的商品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因为商家频繁上演的促销大戏已经把消费者培养成购物专家。但是却很少有人去问问为什么要去适应商家五花八门的促销规则?

  对于消费者而言,便宜总是充满吸引力。不过绝大多数人奔着充满诱惑的大礼而去,却会在汗流浃背后不能如愿以偿。因为限时限量,很少比例的顾客会在购满4880元后得到新世界百货送的手机;因为按时段划分促销活动内容,不少人在折腾数个小时后还是与设计好的最佳购物方案擦肩而过;因为凑够积分才能享受优惠,很多顾客不得不去搭钱买一些并不需要的商品。

  大张旗鼓投身价格战的商家过得也不舒服。联营模式已经让百货店失去了对商品的经营控制权,行业平均毛利率逐年下降是当前商家面临的主要困境。而价格战把毛利率继续摊薄,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商场促销期间客流火爆,销售数字增长迅速,而盈利水平却在下降;员工日夜连轴加班加点,卖的货多了,挣的钱反而比同行少。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使商家的促销真的做到明折明扣,仍然有的可赚。一般情况下,百货类新品的成本价是零售价的3折甚至更低,7折销售是多数百货店的底限,而假如真的做到5折,供应商还是有利润的,只不过供应商会要求商场一起承担这部分利润损失。所以不少商家会感慨,走近价格战,就走近了痛苦,离开价格战,也远离了生意。

  价格战让商家和消费者这么痛并快乐着,在北京是这样,在国内其他城市也是这样,在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这些商业相对更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同样痛并快乐着。尽管弊端重重,但是仍被广而用之,也许就说明了价格战在现阶段的商业流通领域的存在价值。我们只能期待商家价格战的内容更真实透明,在保证正常利润的同时让消费者轻松得到实惠。(李铎 白森森)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