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前景好可惜缺人才 消费行业办大学欲破瓶颈(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内需前景好可惜缺人才 消费行业办大学欲破瓶颈(3)
2010年04月22日 08:56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对此,中国皮革协会名誉会长徐永也有同感。徐会长表示,“在缺乏强势高端品牌和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多数本土皮具企业只能模仿国际大牌,靠低价格进行竞争,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但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必然面临转型的瓶颈。”该专家指出,本土品牌欲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必须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注重专业人才培养,从而塑造强势本土品牌,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企业依靠当下少数大学或技术学院等途径来培养行业人才,还远不能满足业内需求。”

  -专家建议

  办学要有需求支撑别“一窝蜂”赶潮流

  企业自办大学培养和提升内部人才,这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也是体现企业实力的一种表现。然而,专家和业内人士也指出,企业自办大学或商学院,有一定的条件和限制,要谨防企业“一窝蜂”赶潮流。

  需求量大才能支撑起“大学”

  广东一家中型食品连锁企业负责人认为,企业自办大学或商学院,需要庞大的资金,一般中小型企业大多适合采取“订单式”培训课程,即与高校及相关机构订制专门针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培训课程班,不定期为各级员工培训。

  广州红谷皮具公司品牌总监表示,企业自办大学“门槛高”,首先是投入大,其次企业需有一定的行业规模,对人才需求量庞大,“像皮具企业,有些企业门店量仅有600家,对人才培训需求量不足以支撑一所大学。”广百集团有关人士也表示,企业多元化、需要庞大人才才能支撑一所企业大学,像该集团,除了零售百货业务外,还有物流、地产、商贸展等多种业务,对人才的量、人才的结构组成等方面要求很多,这样才能支撑一所企业大学。

  要侧重培养创造性人才

  “随着企业发展,企业已感到人才培养的迫切。”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朱锋副教授提醒,企业自办大学要改变以往的员工培训模式,将技能性培训转变到创造性人才培养。“办企业大学关键在于企业是否认识到‘大学’的性质,而不是办成技能型人才培养学校。如果没把握好办学观念,缺乏专家策划指导,只是换个牌子,办出来的还是技能培训学校。”

  “企业大学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战略”,北京凯洛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成认为,大型连锁企业需要统一标准化管理,其中的手段主要是培训,企业自办大学就是企业管理统一标准化的方法。王成建议,企业自办大学应在专业设计、学习项目、课程内容、师资、管理体制等各方面做好规划。凌雁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林岳也提醒,要避免流于形式,“有的企业忙于创业绩,没有时间、精力投入,也没有完善的策划,更容易使办学流于形式。”

  中国烹饪协会培训部主任桑还建议,企业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选择好办学途径。企业自办大学有独立办学、与培训机构或咨询管理公司合作办学、委托相关机构代办培训班等途径,企业应衡量自身规模、资金实力、人才需求量等因素,判断人才培养方式。(欧志葵 实习生黄敏瑜)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