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各方均打擦边球 茅台迷雾是一种什么样的迷雾?
2007年05月21日 09:03 来源:北京青年报

  茅台迷雾,终于等到了雾散之时。

  中共贵州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向新华社记者证实,中共贵州省委常委会18日研究决定,对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乔洪进行立案调查,并采取“双规”措施。此前,贵州省人民政府已于5月11日决定将乔洪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平级交流任贵州省国资委副主任。

  至此,市场中关于乔洪究竟是被“双规”还是被调任的传言和疑惑,终于有了来自权威部门的澄清。迷雾初散,悬疑落地,而回首整个事件,却也丝毫没有揭开谜团的轻松。如果一定要有点什么感慨,不如说,我们惊异并钦佩于传言的迅速与准确,在权威的声音隆重地姗姗到来之前,传言不仅就从头至尾勾勒了整个事件的脉络,而且连“先调任后双规”这样可能的处理方式,也精准预见。

  不得不说,公众疑虑因得不到及时解惑所生发的传言,鲜明而生动地体现了某种特色和智慧,而孕育这种特色和智慧的土壤,无疑是中国当下富于特色的现实。面对这种现实,基于理解,我们无话可说,但也正是出于理解,我们却又感到不吐不快。

  此前,笔者也曾撰文猜测,茅台事件当事各方的表态,都未必是在撒谎。事件的发展也证明,无论是茅台的那一纸公告,还是贵州的有关部门,他们对乔洪去向的说明,也确实是在如实陈述,也确实没有撒谎。可事件就是如此富有戏剧性,没有任何人在撒谎,换来的却竟然不是云开雾散,而是迷雾更深。这也许正是特色现实的吊桅之处——正常逻辑难以说通,现实推理却未必无法理解。

  没有任何人在撒谎,并不等于所有的表态就说出了真相的全部。有理由认为,茅台公司以及相关部门,对事件的真相是知晓的,只不过他们对事件进展的公布,采取的是选择性策略。在此,我们形象地看到了另一种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

  这另一种特色和智慧,表现之一是不得不说却又可以有选择地说。面对汹涌的市场传言,或顾忌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压力,或出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茅台公司的公告和有关部门的一再澄清,均从某一个侧面,道出了事件的部分真相。这一策略是如此巧妙,既缓解了公众舆论的压力,避免了触碰某些信息公开的条例规定,还使自己免于说谎。真让人不得不佩服与浩叹——与其说各方履行了信息披露的义务,不如说他们巧妙地利用了规则的无奈,合法地打了一个擦边球。

  这另一种特色和智慧,表现之二是表达对市场和投资者的深切关心。官方语言表述就是,旨在尽可能降低给上市公司产生的影响,体现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国酒茅台和证券市场的悉心呵护,也是政府维护广大股民切身利益负责任的表现。

  应该说,这样的关怀绝不陌生。父爱和母爱在我们这个社会自然是不乏表达的机会。问题是,这种长辈般的关怀,是否能够呵护整个市场?显然,茅台没有出现过于剧烈的异动,恐怕更多的得益于其稀缺性和市场的自然垄断,未必是有关方面高超的危机处理策略使然。有关方面需要继续证明,假如不是茅台,这样自信的掌控,也能够一如既往地挽救市场。如此,长辈的关怀近水楼台而又合手耐用,我们何必费心费力于建立规范有序健康的市场机制?

  茅台迷雾是一种何样的迷雾?这种迷雾又是谁造成的?似乎不必再多言。(徐冰)


 
编辑:席梦婷】
:::相 关 报 道:::
·贵州茅台原总经理乔洪已被正式立案并被“两规”
·乔洪事件进一步复杂化 茅台召开大会安抚经销商
·乔洪被查一事迷雾重重 茅台对传言始终保持沉默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