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电话银行收费与员工加薪 垄断如此漠视公众感受

2006年08月31日 11:18

    2006年8月24日,建行宣布,以97.1亿港元收购美国银行在香港全资子公司美国银行(亚洲) 100%股权。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建行推进海外业务和零售业务的信号,此次收购也帮助建行向国际大银行的目标迈出一大步。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最近,两条消息颇引人瞩目。一条是,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建行将大幅提高员工薪酬30%,另外还将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另一条是, 建设银行湖南分行各网点发布公告:从9月1日起开始将对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的用户收取数额不等的年费和月费。这是建行在全国首先对ATM跨行查询收费之后,再次带头“吃螃蟹”。

  在跨行查询收费风波尚未平静下来的情况下,建行顶风收费,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令人惊叹的勇气。需要指出的是,“此前根据四大银行协议,对跨行查询用户建议采用电话银行或者网上银行进行查询,可以不收费。但现在建行食言了,率先对这两项曾经承诺不收费的项目进行收费。”

  根据常识,一个垄断性企业要大幅给员工加薪有两个选择:一是提高业务收入。二是转嫁成本。在竞争日渐激烈的金融市场,以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能力,想在年内将业绩提高30%恐怕是天方夜谭。

  另一种措施就是转嫁成本,通常有两种做法:其一,以类似“集资”的方式,通过从公众手里捞点查询费之类的蝇头小利,积少成多,提高“业务”收入,给员工加薪。其二,“英雄不问出处”,直接给员工加薪,将来亏损了由财政埋单。当然,我们不能说建行开征电话银行查询费与大幅加薪之间一定有因果联系,但这种“巧合”却很容易让人产生相关联想。

  其实,银行的薪水已经不算少了。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权威数据表示: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至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至10倍。现在中央正在主导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广遭诟病的垄断行业的高收入无疑也是改革将触及的内容。在这种大背景下,建行大幅加薪似乎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向不协调。

  更何况,垄断企业收入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常常是以损害公众利益为代价的。据报道,仅2004年1月6日一次,国务院就正式宣布已将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注资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倘若没有国家财政注资,某些银行恐怕早已陷入危机,还谈什么加薪?

  财政注资银行,等于是公众为银行的亏损埋单。银行不仅不身怀感恩之心,反而屡屡拿出收费的武器对待公众,这是否公平?具体到电话银行查询,用户本身就已支付通话费,如果银行再收费,就意味着公众将不得不承担双重收费,这是否合理?

  当然,银行可以再次打出成本的幌子,给自己开征新的收费项目辩解。问题是,倘若公众不通过电话或ATM机查询,而是排着队到银行查询,银行因此增加的成本将是多少?由此给银行效率带来的伤害将如何估算?到底是方便公众也方便自己成本更小,还是既不方便公众又不方便自己成本更小?由于转嫁成本太容易,盯着收费的银行似乎已经无暇关注这些。

  一边收费,一边计划大幅加薪。顺便问一句:公众的感受和承受能力,垄断企业难道可以永远这样漠视下去吗?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吕青)


 
:::相 关 报 道:::
·建行涨薪的启示:必须抑制垄断性行业自利冲动
·建行带头"吃螃蟹" 电话银行开收查询费每年10元
·评级未见提升薪酬快速上涨 建行员工将提薪三成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