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大量热钱涌入中国赌人民币升值 需防范汇率风险
2007年05月08日 16:1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热钱来中国赌人民币升值,进入股市、房地产领域进行投机,最终目标是获取超额利润的,而不是来学雷锋的。一旦达到了他们的暴利目标,就会毫不留情、毫不手软地了结离场。这就给中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人民币汇率带来巨大风险。

  央行数据显示,2007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2020亿美元。今年1-3月国家外汇储备增加1357亿美元,同比多增795亿美元。海关总署4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3月我国进出口总值4577.4亿美元,其中出口2520.9亿美元;进口2056.5亿美元。依此计算,1至3月,我国外贸顺差应在464.4亿美元。

  一些专家认为,对比央行和海关总署的数据可以发现,有892.6亿美元的新增外汇储备来自资本项目顺差,也就是说,前3个月有近千亿美元境外资本流入中国。较大数量的热钱进入中国的渠道包括:通过外资企业虚报贸易进入、通过地下钱庄渠道进入、通过QFII渠道进入以及其他渠道进入等。那么,较大数量的投机资本进入国内究竟想干什么呢?目标十分明确,首先,一大部分是赌人民币升值的热钱。大量的热钱进入,其实是在考验中国政府对加速人民币升值的耐心,如果最终不能扛住,人民币必然大幅升值,一方面热钱会获得巨大利润,另一方面对中国经济将是破坏性的。

  再者,热钱将会瞄准中国的资产项目,那就是股市和房地产行业。中国股市在很短时间里,除了基金募集的大量资金、社保基金、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以外,海外热钱大量入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一些专家认为,现在看来,“2·27”股市暴跌,或是由外资撤退引起的。同时,面对资产价格暴涨,针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和流动性过剩的状况,央行近期先后提高存贷款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按照利率与资本市场的反相关关系,资本市场理应有所反应。但是,股市依旧我行我素,不理不睬货币调控工具,这完全是一个极为反常的现象,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不会出现的。这只能从场外资金充裕上找原因,而境外热钱应该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股市目前出现这种“怪异”现象,极像境外热钱的操作手法。

  房地产热持续几年时间,住房价格虽经几年调控却一直下不来。除了反思调控政策原因外,热钱进入房地产领域,试图从人民币升值、房地产过热中赚取双份利润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注意到,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就外资进入房地产领域出台了一些限制性文件,但是,落实力度有多大,效果有多少,很值得怀疑。国际游资(热钱)的本性是追求高利润、高回报的。这就决定了热钱追捧投机机会的特性。而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具有巨大的投机机会,正是热钱追逐的目标和场地。因此,热钱追求投机和暴利的本性,决定了其有进入中国过热资产领域的动机和可能。

  热钱来中国赌人民币升值,进入股市、房地产领域进行投机,最终目标是获取超额利润的,而不是来学雷锋的。一旦达到了他们的暴利目标,就会毫不留情、毫不手软地了结离场。这就给中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人民币汇率带来巨大风险。特别是给中国的中小投资者以及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带来风险。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谈及资本市场时说:“我关注股市的发展,但更关注股票市场的健康。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希望有关部门深刻理解总理“健康”和“成熟”的话语,通过调控手段,保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使我国资本市场尽快成熟起来。这是防范风险的关键所在,也是对国内投资者的最好保护,更是保证我国整个经济健康发展之必需。(余丰慧)


 
编辑:席梦婷】
:::相 关 报 道:::
·股市财富效应显现 房产投资降温、热钱套现离场
·热钱“豪赌”中国房地产 不会再次引发房市高温
·前3月外储增速翻倍 大量热钱涌入赌人民币升值?
  相关专题:人民币汇率改革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