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点评鲁奖作品:报告文学应更关注普通人命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评委点评鲁奖作品:报告文学应更关注普通人命运

2010年10月29日 11:14 来源:文艺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评委点评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获奖作品——

  报告文学应更加关注普通人的命运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李鸣生的《震中在人心》、张雅文的《生命的呐喊》、关仁山的《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彭荆风的《解放大西南》和李洁非的《胡风案中人与事》等5部报告文学作品最终获奖。部分此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组评委在点评时表示,这些获奖作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近几年来报告文学创作的成果和特点,从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我国报告文学的创作水平,完全符合评奖要求。同时,今后的报告文学创作除聚焦于历史题材和宏大叙事之外,也应更加关注普通人的命运,从而实现题材的多样化。

  范咏戈谈到,此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获奖作品,对得起近三年大悲大喜丰盈生活的馈赠,也给阅读者提供了一次崭新的阅读感受。自三年前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评奖之后,我国现实生活中发生了“5·12”汶川大地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要历史事件,这些都毫无悬念地在这三年的报告文学创作中得以充分体现。此次报送的报告文学作品,重大题材依然占了绝对比重。可以说这是作家的使命与责任使然,但从其中更可以看到报告文学文体观念的自觉与拓展。报告文学作为从新闻脱胎而来的一种非虚构文体,它理应与时代同步,与新闻同行。吴秉杰指出,此次获奖的报告文学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贴近现实,如5部作品中关于汶川大地震的作品就有2部。从作品的长度看,既有成书的著作,又有单篇文章。冯艺也认为这几部获奖作品都承接了以往的纪实传统,是直面现实、追寻历史的优秀之作。

  具体谈及5部获奖作品各自的特色和优长,几位评委也是感触颇深。

  范咏戈、冯艺认为,《震中在人心》和《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等反映“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的作品作者李鸣生和关仁山,都出色地履行了“时代书记官”的使命。但同样是作为敏锐关注现实的作品,同样是描述汶川大地震,两部作品却以不同的角度把国难中人的生命创痛、幸存者的情感记忆与精神影响表现得感人至深。

  在注重历史记忆的作品中,最令冯艺感慨的是李洁非的《胡风案中人与事》。作品中大量可感的历史细节记录了当代历史最为创伤巨痛的冤案,一个个小人物的惨痛,牵扯出共和国历史的伤口,直逼我们警醒与反思。它告诉我们,我们无法改变历史,而我们却不能忘记历史。追寻历史,是为了记录历史,以史为鉴。范咏戈、吴秉杰也认为,这部作品获奖不仅仅是体现了此次评奖对题材多样性的“兼顾”,而实在是因为那些案中人的个人命运之痛,也是国家历史之痛。作品脱离了以往类似题材单纯的意识形态角度,而是从社会文明和民主建设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反思,十分有警示意义。此外,作品中写到的都是当时受牵连的小人物,这就贴近了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中得出我们现在可以吸取的教训。

  与《胡风案中人与事》同样具有历史档案性的还有军旅老作家彭荆风的《解放大西南》。作为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已是八旬高龄的彭荆风通过作品描述了影响他毕生的却少为人所知的那场艰难战争,折射出我国革命战争史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将革命史、军事史融入个人经历与情感,使历史题材在具有历史性的同时获得一种难能可贵的“在场感”,激情与沉思同在。

  报告文学的文体观念和关注对象在本届获奖作品中更是一次拓宽。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既有表现宏大叙事的作品,也有关注普通人命运之作,张雅文的《生命的呐喊》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作者以自传体的形式表现了一个普通人在这个大时代中的人生轨迹和个人奋斗历程,以女性的胸怀和感受叙述了自己生命历程中的种种遭际,情感真切,读后令人感慨。她在这个时代中有许多机遇和矛盾,个人遭遇与奋争体现着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生命尊严,历史潮流和时代特征都在其人生轨迹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表现。作品虽然是写普通人的,但同样能反映大时代。因此,作品开辟了一条“小人物”与“大时代”连接的纪实作品新路,为报告文学关注个体生命意义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由此,令吴秉杰感触最深的是,与以往的作品相比,本届的获奖作品尤其注重了反映个体命运。哪怕是关于汶川大地震这类重大事件的作品,其中都不乏对普通人的悲伤及其与灾难进行斗争的书写。因此就更不用说像《生命的呐喊》这样本身就着眼于普通人在历史潮流中的命运的作品了。过去的报告文学作品中宏大叙事居多,现在开始逐渐关注民生、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这是报告文学的进步。报告文学虽然也具有新闻性,也不排除与新闻有许多交界之处,但它不能总是与新闻抢题材,而是应该和新闻相比有不同的角度。哪怕是同一题材,角度也应有所不同。只有这样,报告文学才能真正实现题材的多样化。

  评委们一致表示,本次入围的报告文学作品在写作形式上都有拓展,在艺术上也不乏探索。5部获奖作品既有个性,也具有代表性。当然任何评奖都会有遗憾,不可能与每个人心目中预期的结果相吻合。尽管任何一部备选作品都有可能获奖,但由于评奖篇目数量的限制,还是有许多被评委看好的优秀作品未能获奖。然而不论如何,获奖作品本身具有导向性,反映出了哪些作品更受到社会的关注,哪些作品得到了比较高的评价。相信有了本届评奖的成果,报告文学会在更新理念、创新表现方面做得更加出色。

  王觅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