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江:人道戏道两眼明 做人做戏一心诚(组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黄宗江:人道戏道两眼明 做人做戏一心诚(组图)

2010年10月29日 13:27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与恩师张中行(右)、季羡林(中)

  序幕

  昨天上午,艺术家黄宗江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

  10月18日,黄宗江逝世的消息传来,让人感到突然,又不突然。所有的星辰都有熄灭的时刻,就连恒星在能量耗尽时也会悄然陨落。我们不必太计较这些发光天体,一朝黯然离去的事实,只应记住他们曾是这个宇宙中令人感动、并使人仰慕的瑰丽与辉煌。

  中国艺坛名宿——黄宗江就是曾点亮我们头顶夜空的生命。当我们低下头来怅然若失地沉思时,更加感到这一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美感与庄严。一个曾壮美地燃烧过、释放过强大能量的生命会留下什么缺欠和遗憾吗?

  ——会,也不会。

  那么,就让我们按照黄宗江的嘱托,笑着和他做最后的道别,仿佛我们之间的交谈才刚刚开始,而我们要探讨的艺术与人生的话题正多。他曾在央视“艺术人生”访谈节目中和观众交流,更在他的《卖艺人家》、《你,可爱的艺术》、《戏痴说戏》、《悲欣集》、《老伴集》、《人生知己》、《我的坦白书》等诸多散文集中与读者分享其睿智与情感。

  上了年纪的影迷记得他编剧的电影《海魂》、《柳堡的故事》和《农奴》。年轻一些的观众看过他创作的电影《秋瑾》和《柯棣华》。戏迷们熟知他的戏剧作品《大团圆》、《风雨千秋》、《人间天上梅兰芳》等。他是中国首位国际电影节评委,而作为民间文化使者在美国讲学并用英语演出昆曲《十五贯》的风采,也将常存人们记忆。

  然而,黄宗江生命之辉光并非只折射于事业与成就,更在其至纯至厚的人道之心肠与名士之风度中显现。在生活中,黄宗江——这位年轻时俊朗的江南才子,因才华横溢而风流倜傥,身上颇有点儿唐伯虎遗风。他身着戎装,却率性而为;蜗居闹市,却呼啸山林,很有些“大隐隐于市”的味道,活得那样淳朴、自然、潇洒,作为一种生命现象也很值得研究。

  黄宗江是怎么样的人呢?

  有人说他是一册善本书,有人赞他是一帧风景画。书画之光,莫过黄老。他89年生命时光构成的长卷画幅,可由一句唐诗来概括:“日出江花红胜火”。

  一幕

  小妹祭送红玫瑰,黄泉有灵应笑慰

  黄宗江,在他妹妹——85岁的黄宗英的眼里,其青春不老、生命不凋,如同长江花朵——红胜火。她说哥哥是“扑不灭的火焰”。取其“红火焰”的诗意,她特意从上海向北京寄送来90支红玫瑰。传统习俗讲究祭奠时选送白玫瑰,但黄宗英却和他的哥哥一样,不为世俗框框所拘束。

  说起自己的后事,年迈的黄宗江(妻子阮若珊2001年去世)如顽童一般,爽快得曾使三个女儿啼笑皆非:“我死了,骨灰用马桶一冲就行了。”二女儿阮丹娣有些无奈地对老爸说:“我们总不能抱着马桶去祭奠您啊!”——能拿自己的后事这样和家人打趣,古往今来恐怕难得一见。

  爸爸的这种豁达与幽默,在三女儿阮丹青看来则是“酷!”

  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博士、在香港教书的阮丹青说:

  “我很骄傲有这样一位爸爸,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很酷。我的大学同学都喜欢他,不找我玩,却找我爸聊天。事后会开心地跟我说,昨天和你爸喝了点儿。我们家是自由社会,爸妈施教于无语、寓教于无形,从来不管束、限制孩子,更不用严肃的、命令式的口气和我们说话。”

  “那年我9岁。爸爸出差回来,送给我一大包小说之类的有趣的书。我要去上课时,他说,‘你还去上学干吗?我不是给你带回书了吗?读这些书就行了。来,我给你写一张假条交给老师吧。’——我觉得我爸真是太酷了!哪一个家长会这样帮助孩子蒙骗老师呢?这哪是‘教育’孩子呢?

  “我们家里没有禁书,很小的时候我们姐妹就看《红楼梦》、《西游记》,甚至《金瓶梅》。我的爷爷——曾在日本留学,后来是北京电话局的电机工程师,也持人性的、开放的、宽容的教子态度,从来不对儿子指手画脚,反倒鼓励孩子指点江山,从不说要好好读书之类的‘官话’。这种家庭教育可称‘无为而治’。

  “我爸的酷还有一例:我18岁刚考上大学时到了南京,离黄山不远,特想独自去玩,可妈妈不准,担心出事。我就给正在杭州办事的爸爸打电话,我只说了一句——‘爸爸,这对我很重要,我要去黄山。’他那边就同意了。我说妈妈说‘不安全’,你猜爸爸说什么?——‘那就带把枪。’

  “爸爸虽不多说什么,我却知道他信任我,相信我是最棒的,也相信我是对的,并且永远会站在我一边。不管我走到哪里,不管发生了什么,也不管命运如何,我总是心里有底,对自己充满信心。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无理由的信赖,真的具有很神奇的激励作用,能够让儿女受用一生。”

  说着说着,笑着的丹青,眼圈红了。

  “谁说在爸爸的遗像前不能笑,我就笑。如果来人说些一本正经的话,我听了就忍不住笑。”

  外孙叶涵就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他和三姨妈的感受是一样的:

  “外公——他是特好玩、特潇洒的一个老头儿。他常对我说:‘笑对人生’。一次陪他去莲花池,他摔了一跤,脸跌青了,立即要求拍照留念,得意地说:‘一般人摔不出我这好看的脸。’小时候陪他去电影拍摄地,看他很随和,跟谁都聊得来。他对导演、场工和打扫卫生的阿姨完全是一个态度。年老了,耳朵失聪,他心情也挺低落,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入时人眼,正在写的剧本找不到投资人。但他一直特不服老,总觉着还能超越过去,总在计划做点儿什么,刚动完大手术(结肠癌)开口就说:‘我构思了两个剧本’。”

  二幕

  斗室曾居寰宇人,亦庄亦谐亦温文

  八一电影制片厂干休所楼中,一个普普通通的三居室住宅。黄老已去,物是人非。墙壁晦暗,家具简单。狭小的书房已布置成灵堂,仅够两三人容身。单位、个人所献花圈有一些,其挽联大多措辞庄重,而三个女儿丹妮、丹娣、丹青的寄语则诚笃可爱:

  “亲爱的爸爸,天堂里有妈妈,有朋友,还有好多您爱吃的东西,您不会感到寂寞的。带着您创作的激情,去续写您心中的下一部戏吧。”

  记者在笑容灿烂的黄老的遗像前鞠躬后,走进里面的卧室。

  阳台的门敞着,一盆浓郁的绿色植物使人想起主人的剧作《南方啊南方》。

  床头,一本《中国京剧》(2010年第10期)似有主人的余温,几幅悬挂的书画是亲朋的珍贵墨宝。

  右边一幅,为夫人阮若珊在逗留美国期间所绘水粉《城镇小山》(作于1996年夏至),色彩温馨,景物可人。题注:“我们经常在这里散步,钦佩美国人民改造荒原的开拓精神。”

  正中一幅,是画家叶浅予的画作——《缅怀程砚秋》(作于1980年)。题字两款,上款为:“台上莺燕,席间豪迈,倚锄许国,丈夫本色;”下款为:“京剧大师程砚秋独创流派,为后辈所宗,人品气节尤为同人钦佩,兹应宗江老友之嘱,重写一九五九旧稿,共志缅怀。”

  左边一幅,可算集体创作,艺术界众好友题字装裱一处。针对他什刹海畔恭王府后旧院寒舍,有红学家俞平伯的戏言“焦大故居”,同窗周汝昌的调侃“湘莲旧台”,黄裳的想象“琪官遗馆”,史学家朱家溍的妙喻“梨园伽蓝”;以他散文集的名字为题,有作家冰心的赠语“花神与剧人”,戏剧家吴祖光的手笔“卖艺人家”;而最令人解颐的属有名作《百驴图》存世的画家黄胄题写的“欠条”:“20年前欠宗兄公驴母驴各一头,母生每个生子难以计数,无力偿还,立此存照。”

  黄宗江曾在“建筑与文学”研讨会上说:“浩渺广宇,广厦起伏,于个人则但求一斗居,明窗净几,得读书写字足矣。”

  此时,记者正在黄老的“斗居”里徘徊。

  他的外孙低着头嗫嗫嚅嚅,像是自言自语地说:“记者总是在这些老艺术家去世后才来采访,为什么不在他们生前多写写呀?我外公的晚年,尤其是最后这两年是很寂寞的。家人要过来陪他,可他不愿意,他笑着说:‘我要享受孤独’。——他总是笑,总是朗声大笑。”

  记者来迟了吗?

  ——也许是的。

  为补过,还是很功利地为写稿方便,我们向黄宗江的女儿要书,要黄老的遗作。

  女儿们很盛情、很慷慨地搬凳子,准备爬高,去向高高的书橱堆放的书籍中翻寻。

  “干脆,你自己上来找吧!”

  于是,记者爬高。

  想起黄宗江在散文《流浪艺人的书斋情结》中说的话:

  “只有对书,才可与大人小人、今人古人、国人洋人,对话、对思、对心。由于种种教养,我对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之类从没有什么幻觉,却深悟到书中自有一切切。

  “从幼时有第一个书架起,便想着再一个又一个,书架多了便成书斋了。没想过这世界上我会据有什么,但的确想过我应据有一书房,雅称书斋,是属于自己、自己的。书越多越好,书架越高越好,最好是高及屋顶,有可移动的小梯子可攀登取书……”

  记者边取书边问黄老的女儿:

  “现在艺术家、艺人出版自传是时尚,又能卖钱,你爸爸不写回忆录吗?”

  “爸爸说过,‘我才不写回忆录呢,我写的那些书就是回忆录!’其实,他是散文写得很好,我看比他的剧本还好!”

  我们满载而归,一共4本书——《艺术人生兮》、《大忙大闲》、《洋嫂子&洋妹子etc》、《读人笔记》。最后一本《读人笔记》(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是他85岁时出版,他说:“这是我最后最全最好的集子。”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