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医务兵回忆:天气太冷 盖树叶御寒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抗美援朝医务兵回忆:天气太冷 盖树叶御寒

2010年10月30日 13:27 来源:东南网-海峡导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抗美援朝老兵故事

  10月28日上午,漳州市区漳华路第二干休所,77岁的孙吉贞一头银发,走到院子迎接导报记者一行,进入客厅后,转身拿出了几本大相册、一盒勋章,然后开始讲述她作为一名医务兵参加抗美援朝的艰辛历程。

  在朝鲜的2年时间,她经历了寒冷饥饿、炮火硝烟,但时至今日,伤员的离去仍是她最难以释怀的。

  17岁,带着妹妹赴朝鲜

  1933年3月,孙吉贞出生于河南省虞城县,之后随着一家人来到上海。在哥哥的影响下,1949年5月,年仅16岁的孙吉贞和13岁的妹妹孙冰贞报名入伍。“当时问我们要到文工团,还是要当护士,我和妹妹都说当护士。”孙吉贞回忆。

  姐妹俩一同被安排到27军81师师医疗队,并参加了学习、训练等。1950年10月,突然接到命令,姐妹俩随部队出发,“坐火车到了东北,一人发了一件棉衣,让我们训练背伤员、绑绷带。”孙吉贞说,之后有一天天还没亮,她们就搭火车过了鸭绿江,进入朝鲜。

  “到的时候,刚好碰上敌人的飞机狂轰滥炸,我们躲在山上一棵苹果树下,呆了5天,当时部队里的同志年龄小的都回国。”孙吉贞说,她和妹妹都被劝回,但她们坚持留下,开始了抗美援朝的艰难历程。

  天太冷,只能盖树叶

  到了朝鲜之后,天气逐渐转冷,孙吉贞回忆,在山上没办法过夜,班长一看,就赶紧找了一些树叶盖在她们身上,“但还是很冷,又冷又饿,有时一整天都没吃东西,身上背的干粮也不能吃,那是给伤员吃的。”

  孙吉贞的相册里夹着一张泛黄的纸片,那是新华社关于朝鲜前线的报道,其中写道:“某部的女看护孙吉贞和孙冰贞姊妹两人,背了30多斤重的装备,在零下30多度的寒夜里与战士们一道行军前进。部队翻越一座50多里路的高山,大雪没过膝盖,鞋和脚被冻得结在一起,但她们始终跟着部队,到达了目的地,而且又立即开始工作。”

  “每个人都不洗澡,身上都是虱子,往腋窝随手一抓就是一把。”孙吉贞说,“女兵有着更痛苦的回忆,每次来例假的时候,只能从棉衣里面抽出一点棉花包着树叶,当成 ‘卫生巾’用。”

  含泪挖坑埋阵亡战士

  1950年11月,在新兴里及以南地区,27军参加了第二次战役,“打完之后,伤员下来了,手脚都被炸得不成样子,我们都吓死了。”孙吉贞说,但她们很快克服了恐惧心理。

  回忆到此处,孙吉贞流着泪说:“有一名战士牺牲了,但眼睛还睁着,班长叫我把他拖出去,但我一直觉得他没死、他没死……”当孙吉贞含泪把战士尸体拉出去时发现,旁边一个稻草堆下,还盖着几具尸体,于是她和其他战友,含泪一同挖坑将牺牲的战士埋了。

  令孙吉贞感动的是,伤员们非常体谅,她说:“有一次拿到一个油饼,准备给伤员吃,伤员不肯吃,还说‘还是你吃吧,你吃了就有力气救助其他伤员’。”

  夜间抄小路差点丧命

  1951年,第五次战役打响,“那时候已经是夏天了,连着行军,大家吃了缴获的香肠,结果都拉肚子,一边急行军,一边拉肚子。”孙吉贞说。

  在行军过程中,有一座桥被敌人封锁,部队白天不敢走,只能等到晚上从桥底下抄难走的小路,“我脚一滑,差点就掉下去了,幸亏被人救了,把我拉上来。”孙吉贞说,如果掉下去,估计就再也回不来了。

  辛苦之余,孙吉贞有时也能感受到快乐——— 打扫战场,“大家都很高兴,觉得很新鲜。”1952年10月,27军奉命回国,而孙吉贞姐妹俩也结束了抗美援朝的经历,孙吉贞荣获了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师医疗队 “模范护士”称号等。

  孙吉贞1954年结婚,此后多年她一直在部队的医疗机构工作,一直到1985年离休。 (本网记者 苏演卿 张炎妍 通讯员黎斌 文/图)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