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雷抒雁:“羊羔体”事件对车延高来说是一个教训

2010年11月11日 10:25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1月9日晚,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在鲁迅故乡绍兴颁奖。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等在内的30篇(部)作品获得了这个国内重要的文学奖项,30位获奖作家晚上7点踏着红地毯走向领奖台。

  听获奖作家讲作品背后的故事

  在11月9日晚上颁奖典礼上,获奖作家们展现了自己多才多艺的一面。李琦特意创作了诗歌《关于绍兴》,朗诵者就是她和女儿马小淘,两人饱含深情的朗诵和默契的配合,让现场掌声不断。藏族作家次仁罗布则在现场用藏语清唱了一首歌曲《幸福的团聚》,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除了精彩的节目演出外,获奖作家们还和观众分享了作品背后的故事。

  作家李鸣生的获奖作品《震中在人心》,真实回顾了5·12汶川大地震,900多张照片和文字带来的视觉冲击震撼了读者心灵。这是李鸣生第三次获鲁迅文学奖,他现场讲述了在汶川采访时发生的那些感人故事。

  获奖作家彭荆风已经81岁了,仍笔耕不辍的他,凭借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高票当选鲁迅文学奖。这是一部以他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作品,为了这部作品,彭荆风从1987年构思,创作了12年,十易其稿,最终完成这部55万字的作品。“文学是我的生命,只要我生命不息,文学创作就永远不会停止。”

  获奖作品《藏地兵书》记录的是青藏高原上那群“最可爱的人”。“我曾经穿越海拔4000多米的世界屋脊不下100次,我是带着烈士们的生命和鲜血在写作。”作者王宗仁说,他今天能站在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的舞台上,身后站着的是广大青藏高原官兵们。“牺牲在那里的烈士们也将与我一起来到绍兴,见证这个难忘时刻。”

  出席颁奖礼 车延高最红最低调

  本次颁奖,以诗歌集《向往温暖》而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的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受到外界广泛关注。他所写的《徐帆》、《刘亦菲》等诗歌由于过于直白的诗体而被网友戏称为“羊羔体”。9日晚间,车延高悄悄从武汉飞抵绍兴,并于凌晨2点下榻咸亨大酒店,逃过了记者第一轮“围攻”。

  9日下午,颁奖典礼开始前,记者故意在车延高的房间门口与他“偶遇”。车延高热情地与记者握手,但又严肃地说:“今天组委会让我在颁奖典礼结束前,不接受任何采访。对于网上对我的各种评价,我现在不想多说。”

  “我希望大家能抽空看看我的诗歌集《向往温暖》,那里面有不少我比较满意的作品,其他的就放过我吧。”车延高婉拒着所有“偶遇”的记者。

  “‘羊羔体’事件对车延高来说是一个教训,让他知道写诗要有所选择,不要太随意。”鲁迅文学奖诗歌委员会副主任雷抒雁表示,对于此次车延高获奖,评的是车延高的《向往温暖》,而不是这首《徐帆》。现在网友不评他的获奖作品,却拿他的其他作品、职务等来说事,这对车延高来说是不公平的。“但这个事件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件好事,会督促他以后写诗时更认真,当官时更自律。”雷抒雁说。

  网络文学无缘“鲁奖”

  作为文学新军,“网络文学”已逐渐被社会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此次鲁迅文学奖的评选也特别将“网络文学”纳入了评奖范围,共有130部网络作品参选,仅一部入围,但这一部也在评奖的最后环节被否决。由此,“网络文学”首次进入“鲁奖”评选以颗粒无收的局面告终。

  “我看了反映网络暴力的《网逝》,写得还是不错的,但最后评委还是把它pass掉了。”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陈崎嵘说。他认为,作为唯一入围的网络作品最终没有获奖,原因可能是作品本身还不符合“鲁奖”的获奖标准,或是另外评委大多来自传统文学领域,可能对网络文学未形成审美共识有关。不过此次网络文学纳入鲁迅文学奖评奖,其象征意义大于获奖意义,表明了中国主流文坛对网络文学的接纳和欢迎。网络文学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今后可能在“鲁奖”中对网络文学单独设奖。

  然而在10号下午举行的“鲁迅精神与网络文学”中国网络类型文学高峰论坛上,许多到场的作家对“网络文学”未能入选“鲁奖”有不同看法。有作家说,他们也看网络文学作品,了解到现在不少知名的网络作家,作品已达到很高水准。但网络作家属于比较自由的一代,有些对传统文学有抵制的心态,不愿意将作品送至传统体制内的评选中,这样导致参评“鲁奖”的网络作品不能代表网络文学的真正高水准。

  本报通讯员 傅晨琦 本报记者 叶 辉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