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范敬宜总编辑手记:研究海外读者的“认同因素”

2010年11月30日 16:4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送别了我们尊敬的老领导、老前辈范敬宜先生,几天来,我们仍然深深地沉浸在对他的怀念之中。我们两人与先生的关系,除了工作中的上下级外,还有一层,即钱江的母亲是范敬宜的大学同学;沈兴耕就读研究生时,范敬宜正是他的导师。此前,我俩曾相约一起去看望老人家,但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突然地就悄悄走了,真让我们追悔莫及。

  同时我们在想,应该为先生写点什么呢?考虑到我俩现在都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作,所以,就共同拟定了一个题目——“范敬宜与海外版”。

  范敬宜早年先后毕业于无锡国专和上海圣约翰大学中文系,中外兼通,多才多艺。但是,他一生最痴情、最投入的“主业”,还是办报纸。值得一提的是,范敬宜在担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期间,对于作为人民日报大业一部分的海外版,同样倾注了大量心血。仅在《总编辑手记》这本书里,讲到海外版的,初步统计即有12篇之多,其中单独论述海外版的有5篇,有两篇分别长达300多字。这些还只是留下来的见诸文字的一小部分。

  在这些有关海外版的《总编辑手记》里,涉及内容广泛,既有政治的,也有技术的;既有内容的,也有形式的;既有编辑的,也有写作的;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

  “手记”以表扬、肯定、鼓励为主。在《研究海外读者的“认同因素”》一文里,“总编辑”写道:“海外版今天(1996年8月15日)将美国华侨吴卓潮先生的来信放在头条,这个做法很好。一位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先进事迹,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不足为奇,但是能在国外华侨中产生这样的效果,就很值得深思了。它给我们一点重要启示:海外版的宣传报道无疑要注重针对性,要研究海外读者的口味,要多登海外读者感兴趣的、容易接受的报道。但是,海外读者不熟悉的东西,同样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这里的‘认同因素’。拿王廷江来说,他是国内农村的党支部书记,一般说,海外读者对这类干部的工作、生活很陌生,不容易有兴趣。那么为什么他的事迹能感动海外读者?我看主要是他身上的‘认同因素’比较强,即他那种精神境界在不同国籍、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眼睛里都会认为是崇高的。因此,我们的对外宣传在宣传人物典型时,应该很好地研究这种‘认同因素’。这样,我们选题的视野可能更宽些。”

  此外,在《抓住群众关注的问题》一文中,“总编辑”肯定海外版开辟的“归来者说”专栏“是一个应当受到奖励的创意”。在《提倡独家采访》一文里,“总编辑”认为,“知识产权在中国”专栏“办得很好,每期都有内容,应予表彰”。在《系统地介绍科技知识》一文里,“总编辑”表扬《克隆,给世界带来什么?》写得很好,理由是,“现在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有许多人们不了解的成就。人民日报应该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法加以系统的介绍,以增强国人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意识,同时也使我们的报纸增加科学气息和现代气息。”

  在《重视“家门口”的经验》一文开头,“总编辑”还特别提出,“请同志们注意看一下近期我们的海外版……他们有些‘招数’很值得学习”。文中提到了“学中文”专栏和“中国孩子在海外”征文活动。他说,“这两个活动,都是以孩子为切入口,进行实际、生动、亲切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但使海外版和海外读者拉近了感情上的距离,而且扩大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华人中的影响。以孩子为切入口,是个高招,因为不论什么层次的家庭,父母都爱护和关心孩子的成长。吸引了孩子,必然也吸引了家长,孩子加深了爱慕祖国之情,家长也必然增强报效祖国的心。其作用实际上大大超越了孩子本身。海外版的做法,启示我们在各种舆论引导中,应如何提高贴近性和可亲性。”

  还有3篇“手记”是既有表扬也有批评。其中在《编辑要有科学知识》一文里,“总编辑”提到了海外版同志写的一篇文章,他首先肯定作者写的体育通讯“讲究文采,喜欢运用文学语言”,“这是值得称道的,但要注意适当。用得适当,给人以美感;用得不适当,就可能以辞害义。比如今天(1995年5月10日)八版的《戏说‘老瓦’》,最后一段说:瓦尔德内尔‘淡淡一笑,口占一偈:我亦非我,敌亦非敌,遑论胜败,惟心唯念’,我就不相信瓦尔德内尔能口占出这样的佛家偈语。如果说这样的偈语,就不是瓦尔德内尔了。新闻记者写人物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国籍、身份、文化水平。”

  《总编辑手记》中纯粹批评海外版的也有,但是并不很多。在《硬软搭配 长短结合》一文里,他写道,“看了海外版(1996年1月16日)的一版头条《黄山松立新精神》,觉得文字太沉重,读起来很沉闷,像篇工作总结材料。由此想到,海外版的文章应该努力寻求适合海外读者口味和习惯的写作方式,与国内报道相比,应该有更强的可读性。海外版编委会提出要增强‘海味’,我很赞成这个提法。但这也很不容易,需要解放思想,更需要探索新路。”也有几篇是专门指出文字方面问题的,如《“澂波”不能简化为“征波”》,《“老辣纷披”应为“老笔纷披”》,等等。“总编辑”还在一篇“手记”里表扬了海外版的一个画刊,认为“很有意思”,只是“僻字较多,如加注音或释义就好了”。不过,他在另一篇“手记”里又说,海外版“今后为繁体字作释文,务必十分注意,否则读者会认为我们太无文化。”

  今天重读这些“手记”,我们既非常亲切,也非常感动。“总编辑”当时已年过六旬,任务又极为繁重,但还是如此关注海外版,而且是这样的细致,这样的中肯,这样的在行,实在难得。从而也使人民日报与海外版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了一起。今年恰逢海外版创刊25周年,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我们刚刚做了一次大型读者问卷调查,根据海内外广大读者的意见,以及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海外版正在谋划一次重要改版,相信范敬宜的上述意见,一定能给我们很多启示。

  先生最后一次在海外版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是《媒体的浮躁在于缺少文化》,时间为2007年9月17日,此文在业内外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其实,文中所述正是先生的一贯主张:办好报纸,必须要有文化,而办报的人首先要有文化。

  他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学新闻的如果只是整天吃“压缩饼干”,吃浓缩“维生素丸”,不吃五谷杂粮,不吃蔬菜鱼肉,就肯定会得贫血症。如果只是就新闻讲新闻,就新闻学新闻的话,成就必然有限。

  他还曾多次说过,新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且是各种文化的交汇点。新闻人本身就应该是文化人,不论是被称为瞭望者,还是守望者,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是有社会责任感、有学问、有道德、有能力的文化人。从近百年的中国新闻史来看,凡是杰出的新闻大家,几乎都是杰出的文化人。

  是的,先生的一生及其成就已经为此作了最好的注释。他不仅是一位新闻大家,而且是一位文化大家。岂止如此,在我们的心里,他就是一座耸入云天的丰碑!我们虽然也很努力,自认为也读了一些诗书,但是,每次与他交谈之后,就情不自禁地觉得自己“缺少文化”,甚至没有文化。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范敬宜的先祖、北宋名臣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赞颂严子陵的名句,把这几句话用于范敬宜本人,也是非常合适的。就让我们以此作为这篇小文的结尾吧。 钱江 沈兴耕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