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豫西地坑院走向消亡 营造技艺濒临失传(组图)

2010年12月14日 18:2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08年摄于张村塬附近的地坑院景观。画面中“见树不见村,闻声不见人”的情景如今已不复存在。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本报记者 马子雷

  日前,河南某高校社会实践团队致信本报记者称,颇具民俗风情的地下窑洞建筑群——豫西地坑院破坏、废弃情况严重。几经周折,记者联系到了长期跟踪研究地坑院的陕县文化馆馆长尚根荣。他表示,地坑院数量正以每年大约10%的速度在递减,且消失速度仍在加快。记者前往当地采访时发现,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地坑窑院建筑群”已经被肢解得七零八落。整个建筑群,只剩西张村镇庙上村保留较为完整。

  “闻声不见人,进村不见村,树冠露三分……”这是地坑院分布区曾经传唱的一首民谣。在河南省陕县西张村镇南沟村,未进家门,人们就可站在窑院拦马墙外向院子里打招呼。随后,沿着一条深入院内的向下斜坡进入院子。每到农闲时节,村里的剪纸艺人汇聚于此,一边唱歌、一边剪纸。家里孩子放学后,直接将书包扔进庭院,然后从门洞飞奔而入……这些当地人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着实让外地访客吃惊不小。尚根荣告诉记者,未遭大规模破坏前,大大小小的地坑院组成了颇为壮观的民居景观,然而如今这些特色民居正在时代的洪流中被吞噬。

  “陕,隘也”,就是险要难以通行的地方。位于河南省西部的陕县,地处崤山山岭的环抱之中,“据关河之肘腋,扼四方之襟要”,是豫西和渭河平原间的咽喉。虽然地处黄土高原,但陕县少有纵横的沟壑,塬是这里的典型地貌——这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中间平坦。

  陕县的塬由厚为50米至150米的黄土构成。这种主要由石英和粉沙构成的黄土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具有抗压、抗震等作用,为挖掘地坑院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陕县近百个村落的近万座地坑院,就集中分布在东凡塬、张村塬和张汴塬三大塬区上。据了解,这三大塬区处在仰韶文化遗址区,而仰韶文化时期正是人类穴居文化的成熟阶段。因此,陕县的地坑院,也被认为是人类穴居文明时代的一种延续。

  天井窑院奇观名存实亡

  地坑院的学名叫“下沉式窑院”,沿地面深厚黄土层向下挖掘6至7米,形成大小不等的矩形深坑,然后在四壁凿出窑洞。地坑院四周有低矮的拦马墙,防止雨水倒灌和人畜坠落。内部有8、10或12孔窑洞,其中一孔通过斜坡式甬道延伸至地面,供居民上下,另有公用的厕所窑、碾磨窑和水井。因其采光方式与普通民居的天井类似,也叫“天井窑院”。

  一种尚无文字可考的说法是:地坑院历史可以上溯到4000多年前。“当然这只是根据地坑院保留有仰韶文化的半穴居建筑形态而进行的推断。”尚根荣讲道,地坑院为民间建筑,官方文献记述很少,当地县志对其历史也没有提及。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800多年前,南宋郑刚中在《西征道里记》里写道:“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其中“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目前陕县留存最老的地坑院有200多年历史,多数建筑在100年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500多座地坑院,或在机器轰鸣中被填埋,或在风雨侵蚀中坍塌废弃。

  2009年4月底,尚根荣就亲眼目睹了张村塬新庄村一处“七家院”被毁的全过程。“七家院”是该村农民对这个两进院的俗称。上世纪70年代曾经住有7户人家,40多口人。始建于清末民初的“七家院”曾是塬上最大的一处院落,1958年还办过大食堂,见证了无数世事沉浮,但瞬间被推土机夷为平地,从此不复存在。

  这只是近年来地坑院逐步消失的缩影。大片曾经热闹非凡、人声熙攘的宅院,已经荒凉不堪。昔日“见树不见村,闻声不见人”的景象名存实亡。尚根荣告诉记者,因经济条件改善,那些新建了二层楼房或平房的农民,九成多已从院中搬走,留守的只是个别贫困户和一些留恋地坑院冬暖夏凉的老人。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