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豫西地坑院走向消亡 营造技艺濒临失传(组图)(2)

2010年12月14日 18:2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居民搬离后,坍塌后的地坑院狼藉一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民居瑰宝人去院空

  其实,地坑院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声名远播。1936年,德国建筑师鲁道夫斯基从一位在华工作过的德籍邮政飞行员处,得到了4张从空中拍摄的陕县南部地坑院村落黑白照片。鲁道夫斯基在其著作《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中称豫西地坑院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尚根荣说:“民俗都依附在民居这个载体上。地坑院是建筑活化石,这里不但有古老的语言、民俗、传说,还有夏文化中尚黑习俗的遗留。由于陕县地处秦晋豫黄河三角地带,河洛之韵与秦晋之风在这里相互交织,形成了鲜明独特的文化洼地。”

  有建筑学者认为,豫西地坑院全面呈现并包含了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形态,是中国民间文化中的奇葩。朴实无华的地坑院在体现家庭礼制、尊卑关系方面十分讲究,如地坑院里长辈住的主窑高九尺五寸,宽九尺,俗称“九五窑”,安装一门三窗,其他窑洞则高八尺五寸,宽八尺,俗称“八五窑”,安装一门两窗,主窑所在的崖面至少比其他三面高出20厘米等等。通过这些数据的不同,来强调主位和长辈的尊贵,看似普通的细节却传达着重要的文化信息。

  有专家感叹,同为中国经典民居建筑,豫西地坑院与福建土楼民居,两者的境遇形成了鲜明对比。福建对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土楼进行了整体性保护,数万座土楼得以存世,而豫西地坑院却正悄无声息地离我们远去。

  “其实在建筑工艺和历史文化价值上,地坑院丝毫不比土楼差。”尚根荣认为,这种位于地平线之下的院落,就地取材,凿洞而居,是顺应自然的最原始居住形态的见证,只可惜广大村民没有认识到它的珍贵价值。“土楼是地上建筑,可以通过改善居住环境进行活态保护,而地坑院就难得多。”尚根荣介绍说,曾有许多建筑专家针对改善洞内空气流通等提出过一些建议,但多数村庄人去院空,窑院遭废弃者无数,人们已经不可能再搬回去。

  “人一走,院子就塌。这里有句俗语‘人是窑哩劵’,意思是如果窑洞有坍塌,住在里面的人,随时可用砖或土坯劵起来。我敢保证,只要住人,随时修补,地坑院住多长时间都没问题。”在这位文化馆长看来,延长地坑院寿命的唯一办法就是得有人住。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旅游景点,改造成“农家乐宾馆”或许可以为地坑院带来生机。

  营造技艺濒临失传

  在总量锐减的背景下,2005年地坑院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纳入当地的旅游规划。西张村镇庙上村成为地坑院保存相对完好的村子。在北京一家开发商的参与下,这里建成了豫西民俗博物馆和天井窑院旅游度假村。尚根荣所说的“农家乐宾馆”就在度假村内。

  几年前,因为交通不便,庙上村地坑院的游客并不多。近年来随着知名度提高,收入有所好转,人气也比先前旺了许多。尽管尚根荣希望保留更多的原生态窑洞民居,但他并不反对目前的旅游开发,毕竟这样可以让部分院落幸存,还能基本保留原来的建筑风貌。“除了庙上村,其他地坑院几乎处于荒废状态,任其自生自灭。起码这里的院落目前没有消失的危险。”尚根荣说。

  尽管已经成为陕县的特色旅游景点,但在三门峡旅游官网罗列的主要景区中,地坑院并不在显要位置。“在我看来,地坑院才是豫西地区的独特景观,别的景区价值都比不上地坑院。峡谷、水库、寺庙其他地方也有,而地坑院在全国却极为稀少。”尚根荣认为,地坑院无法被替代,它是当地最具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之一。

  目前,庙上村地坑院是唯一一处通过旅游开发进行保护的地坑院村落。在具体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原有规划无法如期进行,导致部分窑院也因缺少维护而垮塌。“交给开发商经营,难免会出现此类问题,毕竟人家看重的还是建筑的商业价值。”无奈归无奈,但尚根荣仍然认同,旅游开发是目前看得见的唯一保护对策。

  也许是捕捉到了某些信息,当地一些在外经商办厂致富的人家对自家的地坑院进行了整修。但他们这样做并非为了居住,而是期待院子有一天能够“升值”。这些整修行为,对保护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不少院子用了现代建筑材料,甚至有的窑洞用铝合金做门窗。用尚根荣的话说,它们已经“失去原真,变得不伦不类”。

  今年6月,文化部对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进行了公示。最终名单即将公布,豫西地坑院营造技艺有望成为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新成员。尚根荣告诉记者,随着建筑实体的消失,地坑院营造技艺也正濒临失传。“即使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由于地坑院很少再建,老艺人的营造技艺基本失去了用武之地。”这是他最担心,也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在尚根荣拟订的一份遗产保护计划中,提出了成片保护、培养人才、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成立地坑院营建技艺公会、建立保护领导小组、组建地坑院营建技艺研究保护推广中心等系列措施。“如果没有实体建筑保存下来,这些将几乎等于空谈。”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