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综述: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到底还有多少升值空间
2007年04月12日 1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四月十二日电题: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到底还有多少升值空间

  中新社记者马海燕

  被看做是“中国当代艺术风向标”的纽约苏富比春季拍卖已经落下帷幕。中国当代艺术家张晓刚的《血缘系列:三个同志》以二百一十一点二万美元的成交价依然稳居头名。岳敏君的《金鱼》、冷军的《五角星》也都拍出超过百万美元的高价,创下个人单幅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

  就在去年此时,同一家拍卖行,张晓刚的《血缘:同志第一百二十号》以九十七点九二万美元打破他本人和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卖纪录,成为当代艺术开始活跃的开端。消息传来,马上影响了国内市场,保利公司去年秋天推出的刘小东《三峡新移民》拍出了二千二百万元人民币。有人说,去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和股市一样“牛”。

  但到去年底,在苏富比秋拍上,许多中国当代艺术领军人物的作品惨遭滑铁卢。方力钧七张作品有六张流拍,苏新平四张中有三张流拍,刘小东和徐冰则各有半数作品流拍。而马六明的作品全部流拍。曾让人跌破眼镜的《血缘:同志第一百二十号》仅排在张晓刚作品拍卖价的第六位了。

  有人不禁要问:莫非画作也像股票?跌与涨都在一夜之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究竟还有多少升值空间?

  在香港苏富比参与开创了国内外第一个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专场的专家林家如说,热衷于此的收藏家中,百分之三十左右来自于欧美。也就是说中国现当代艺术这种“出口转内销”的特殊走热方式,是以一定数量的欧美收藏家为基础的。洛杉矶交易商马克•理查兹坦承和过往很多人只想拥有一件中国艺术品相比,“这个市场开始成熟,浮躁告一段落”。

  因此,本场苏富比拍卖中有四分之一的拍品没成交也就理所当然。其中也包括张晓刚估价分别为五十五万美元和七十万美元的两幅画作没能出手。

  而在炙手可热的国内市场,有人断言:只要是艺术品,从长远来看,其价值只会上升,不会跌落。这让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将资金从股市、房产中抽出,投向艺术品市场。而且对于初次迈入艺术品市场门槛的大户而言,购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不仅安全,而且门槛低。但是国际市场的不认同又直接影响了国内买家的判断。

  当代艺术拍卖内地市场前景如何?最终问题还要集中在以新生代为代表的先锋艺术家身上。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边缘化、地下化和反叛性到九十年代的国际化,一直到新世纪前五年逐渐的主流化和合法化,中国当代艺术在这近三十年里创造了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奇观。旅外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徐冰与本土的张晓刚、方力钧、曾梵志等人的作品在市场历练中脱颖而出。

  由于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价格飙升,的确助长了当代艺术在国内的发展,一批诞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新一代艺术家脱颖而出。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光顾着艺术品的成交数据,更应该把精力放在对这些作品的研究上,防范拔苗助长的趋势。毕竟,当代艺术才只有短短三十多年,无法在短期内成为经典,甚至有些作品可能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从人们视线中消失。(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