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只有少数人看的戏救不了话剧
2007年04月23日 15:52 来源:解放日报


    漫画:中国话剧100年关键字:文化建设 话剧 中新社发 金艳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从艺61年,演出话剧40多部的表演艺术家李默然荣获本届上海白玉兰戏剧终身成就奖。

  昨天上午,年已八旬的李默然在他下榻的宾馆与记者见面。他说,在中国话剧百年诞辰之际,能够再次来到话剧的发源地上海,非常高兴。这里有许多他尊敬的师长和前辈,如已故的熊佛西、黄佐临、石挥、白杨等。虽然在1995年演出小剧场话剧《夕照》后他就“封箱”告别了舞台,但12年来他始终关注着话剧事业的命运与发展。

  李默然认为,话剧百年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不能脱离时代。他说:“话剧特质之一就是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群众,反映现实生活相对比较敏捷、迅速,这是这个外来剧种能够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原因,话剧几个发展高潮也证明了这点。如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话剧佳作迭出,影响甚至超过了影视,当时有这样一段顺口溜:一声惊雷,《于无声处》,出现了《曙光》,绽开了《报春花》,谱写了《丹心谱》,建立了《权与法》,快去《救救她》。可见话剧在当时的影响力有多大。”

  李默然指出,上世纪80年代末,一部分话剧人逐渐脱离时代,脱离大众,形式大于内容,观众不买账,话剧因而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比如他“老家”辽宁人艺生存艰难时也尝试过排演实验剧和行业戏等。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排好的戏,大多数观众却不喜欢。这让他们明白了:只有少数人看的探索戏救不了话剧,话剧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紧贴大众。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话剧不景气自有其客观原因,但话剧人也应反省自身。要知道,不是观众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脱离了观众。”

  李默然说:“我们的三峡工程、青藏铁路、飞船上天,这些前人想都不敢想的事都变成了现实,值得话剧人去表现、讴歌,否则就是失职。另外,在我们平凡生活的周围,也有许多值得尊敬的普通人。我觉得,我们现在向英雄学习得不够,对我们身边发生的许许多多英雄人物宣传得也不够。所以当我看到重庆创作演出了反映三峡工程的方言话剧《移民金大花》,感到特别高兴。”

  谈起上海白玉兰戏剧奖,李默然表示,宋国锋演《父亲》摘过白玉兰,这次张玉春、张大静演《凌河影人》又摘得白玉兰,他们辽艺三代人都得到了上海白玉兰奖的鼓励,他非常感谢。今年,辽艺又创作了反映矿山资源枯竭后全体职工再就业的新戏《矸子山的男人女人》。为演好这部戏,艺术家们数九隆冬深入矿区体验生活。

  李默然说,宋国锋演电影在国外获过奖,但他长年坚持在话剧岗位,为辽艺和话剧作出了很大牺牲。一个演员,就要像宋国锋这样,讲表演艺术,更要讲艺德人品,把眼光、精力和心思放在广大群众身上,才能创作出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记者 端木复)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