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江苏苏州千年古镇木渎上演“遗世”之音堂名古乐
2007年05月01日 19: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苏州5月1日电 (周丽伟)“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今天,在千年古镇苏州木渎虹引山房内,八十三岁高龄的合和堂第五代传人孙根大,以及同样有着一百多年实力并在江南久负盛名的顾家音乐班九位年近古稀的民间艺术家,用唢呐、锣鼓、长尖、云锣等奏响了堂名古乐堂名“三响头”《将军令》、《普天乐》、《山坡羊》,在时而欢快、时而激昂的鼓乐中,向游客们展示了百年堂名的历史风韵和艺术魅力,也开启了堂名这朵吴地百年“遗世之音”的保护发展之路。

  吴韵乐风的“遗世”之音

  “堂名”是民间艺人在普及昆曲中形成的一种坐唱演出形式,由音乐演奏和昆曲清唱组成,流传于江南农村。老艺人们分别担任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吹、拉、弹、打等器乐伴奏也由他们轮流担任。他们还兼作十番锣鼓及江南丝竹等器乐演奏,为各种喜庆活动提供服务,到主家堂会演唱,以此维持生计。

  现年八十三岁的孙根大回忆起了几十年前堂名繁盛时期的情景:旧时大户人家遇有婚娶、寿庆等喜事,多雇有堂名戏班清唱昆曲助兴。届时,戏班艺人将堂名担挑至主人大厅拼装搭建。表演时,六至八位演员围坐于唱台内吹拉弹唱。自民国年间,堂名担顶部又挑出十九盏玻璃莲花彩灯,夜间演出,华灯绽放,异彩缤纷。

  苏州昆曲的“民间学府”

  苏州堂名古乐中的十番吹打、十番锣鼓是中国民间音乐的瑰宝,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雨,与昆曲关系密切,许多曲牌就是昆曲曲牌。直到现在,在昆剧演出中,已濒于失传的传统的昆曲锣鼓仍然保存在老一辈“堂名”艺人身上。堂名曾是昆剧演艺人才的培训机构,按昆剧界的行规,学堂名结业后,他们才有资格参加昆剧戏班,因而学堂名成为旧时昆剧演艺人员必经的阶梯。

  在鼎盛时期,苏州曾出现过三百多个以演奏堂名古乐的乐班,特别是在昆曲萧条时期,这种民间形式的“堂名”曾为昆曲输送了大批人才,同时起到了延续昆曲生命的作用。

  江南水乡的“纳西古乐”

  几百年来,堂名几经沧桑,时至今日,则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而懂得表演的民间艺术家或是年事已高,尚能从事演出的不足十几人,挖掘、整理以《十番锣鼓》和《苏南十番吹打》为主的苏州民间乐器遗产;培养乐器演奏人才则成了当务之急。

  木渎旅游公司总经理周菊坤说,文化、旅游密不可分,与苏州堂名古乐渊源颇深的纳西古乐的振兴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通过堂名古乐在古镇的商演,利用古镇的人气来宣传“堂名”,接受这一江南民间文化的熏陶,让堂名这种比纳西古乐历史更为悠久的吴地古乐重新生机。(完)


 
编辑:宋方灿】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