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张学良秘书日记入藏沪档案馆 详录西安事变经过
2007年06月29日 14:58 来源:新闻晚报


    六月二十八日,张学良秘书汤宝田之女汤远珊在上海将其父的十七册珍贵日记悉数捐献给上海市档案馆永久珍藏。图为其中记录西安事变全过程的所谓“绝密日记”。上海文史专家认为,该日记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中新社发 刘田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17册泛黄的宣纸本,每一页都挤满了蝇头小楷。昨天下午,汤远珊郑重地将父亲汤宝田留下的日记无偿捐赠给上海市档案馆。作为张学良东北军司令部准尉司书,一等录事,汤远珊父亲曾亲身经历西安事变,并生动记录当时具体情形。市民有望在8月份的展览上看到手稿原貌。

  西安事变像小说

  “我与杨虎城来他一个兵谏,将蒋委员长暂时扣留此地,……如其坚决不允,兵谏是我做的,罪名该我顶受……”

  “外面枪响了,接连机枪声、手榴弹声,满城都是枪声,及天大明,闻宿舍之西附近枪声最密,余等见杨虎城部下兵士正围剿省会公安局……”记者看到,在“十二月十二日,十月廿九戊辰,晴”这一天,汤宝田用2000多字,详细记录了“西安事变”当日的情形。从张学良之前的礼堂训话,到蒋介石避上假山,每部分都细节丰富,读来颇似一本情节紧张的小说。

  “亲身经历过的人以日记形式,完整还原当时画面,这应算是独一份。虽然客观真实性有待考证,有些表述是一家之言,但内容确实比‘正史’丰富多了。”据上海市档案馆研究员介绍,汤宝田17本日记时间跨度从1935年至1957年,共55万余字,其中对抗战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西安事变全城戒严;国民党128师焦土抗战等都作了详细记载,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父亲未提起军戎生涯

  汤宝田1937年7月1日退伍返乡,便开办私塾当起先生,从未向家人提起过军戎生涯。

  “1961年,父亲临终前,让我们妥善保管他的十几本日记,说里面写到西安事变。”汤远珊说,“这是他唯一一次提到西安事变。”

  据汤远珊介绍,父亲去世时,日记一直由农村的大哥保管。只有两年小学文化的大哥十分珍惜,几十年来从没打开看,2002年大哥去世,日记才交到她的手上。

  悉心整理这些用蝇头小楷记录下的内容并不容易。当知道父亲曾是张学良的秘书后,汤远珊便和老伴琢磨,怎样使父亲的日记更有意义。

  无偿捐赠档案馆

  在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七十周年前夕,汤远珊作出决定,将父亲留下的宝贵遗产———17本日记全部无偿捐赠给上海市档案馆。之前,她还特意考察了档案馆的馆藏条件。

  “人的寿命毕竟是有限的,代代相传下去手稿肯定会大量磨损,与其这样还不如提供给需要它的人。”汤远珊说,以后孙子重孙要看爷爷的日记,也可以到档案馆查看。

  档案馆对这份尘封已久的日记首次正式面世十分重视,今后市民需要查阅,可在档案网找到相关内容及摘要。 (作者:王楠)


 
编辑:张磊】
:::相 关 报 道:::
·西安事变纪念馆将以全新面貌吸引游客
·杨虎城次孙揭秘:一二·九游行促使西安事变发生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