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一个民族如果对自己文化没神圣感 就完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冯骥才:一个民族如果对自己文化没神圣感 就完了
2009年01月16日 09:59 来源:天天新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继作家张平就任山西省副省长、铁凝就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之后,又一位知名作家因戴上“官帽”而备受社会关注,他,就是冯骥才。去年底,这位中国“个子最高的作家”被聘为国务院参事,成为决策层的高级智囊。与此同时,冯骥才又荣膺“改革开放30年30名社会人物”、“2008年度文化人物”,这一系列荣誉集为一身,决非偶然。

  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来,在推进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冯骥才”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名字。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抢救天津老街开始,冯骥才毅然走出书斋,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竭力奔走呼吁,近十年来,冯骥才完成了从一位作家到一位文化遗产保护守望者的转型,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标志性人物。这种转型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路历程?

  “知识分子应对生活有矫正功能”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怎样看待“国务院参事”这个头衔?

  冯骥才(以下简称“冯”):国务院参事是在政府内部,以个人身份参与国家一些大的决策性的、战略性的问题的确认、确定,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它们会以“直通车”的方式让很高层面的决策层听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我很珍惜这个权利。

  记:作为迄今当选的唯一一位作家,这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冯:这等于给了知识分子一条特别好的通道,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事情,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知识界的声音,注意到对知识分子的尊重。我很荣幸能代表知识分子来说这个话。

  记:您觉得,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最大功能是什么?

  冯:知识分子应对生活有矫正功能。当社会迷惘的时候,知识分子应该先清醒,就像鲁迅一样。当整个社会过于功利的时候,我们要给生活一些梦想。

  记:走上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这条路,也是因为一种责任感?

  冯:对。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各地开始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我发现很多生活中熟悉的东西开始消失了。一个城市不能没有记忆。我开始重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重视城市文化、城市个性保护。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开始注意到非物质文化的消亡,强烈感觉到我们自己的文化因子越来越少,很多文化转瞬间就没了,于是渐渐开始关注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我们这代文化人有个特点,从年轻时起就一直跟国家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20多岁经历了“文革”,伴随着国家的欢乐、痛苦,一直走到今天,天生地、天经地义地有一种责任感,不是别人强加的。

  我特别喜欢古代关于责任的一个词,叫“舍我其谁”。我们这代作家都有很强的社会良心,都有这样一种精神。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张中江
    更多文化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