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见方窖藏挖出24件青铜器 铭文揭示隐秘历史(5)——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1米见方窖藏挖出24件青铜器 铭文揭示隐秘历史(5)
2009年03月05日 16:34 来源:辽沈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读懂铭文 历史真相彻底揭开

  【精彩导读】

  通过一番努力,五郡青铜器上的铭文解读告一段落,根据铭文记载,故事的开端应该是这样的:召伯虎的母亲对召伯虎说,王周生由于土田仆役的事多次受到司法机关的侦察,如果超额三份,你就给说成两份吧。原来王周生是求召伯虎帮他摆平官司的。

  琱生有求于召伯虎除了召伯虎位高权重外,还因为他们是同一宗族的亲戚。在铭文结尾通常颂扬祖先的地方,琱生多次表达作此器是为了祭祀烈祖召公,以求子孙永享厚禄,可见琱生与召伯虎同宗。

  但尽管他们是亲戚,琱生属小宗,且眼前的官司太大,因此琱生只好请求召伯虎的母亲帮他在召伯虎面前说情,并多次送来玉璋、玉璜、丝织品等贵重礼品。

  召伯虎于是向主管大臣传达命令,要求重新处理此案,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后琱生又送玉圭等物作为答谢,并铸造了两口尊宣扬召伯虎一家的功德。

  众多专家认为,琱生由于触犯了西周严禁买卖土地的法律,受到国家查办。事件从五年正月,也就是公元前872年开始,召伯虎第一次接受了琱生的礼物,然而由于案件颇为严重,到了九月还没解决,因此琱生不得不再次送上重礼,官司在第二年的四月才最终办成,前后持续达一年零三个月。之后召伯虎将多占的土田仆役一一造册,并将副本送给琱生。铭文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隐秘故事的不同阶段。

  土地兼并盛行,世族大权在握,西周社会逐渐失去了它建立时稳固的政权基础。《国语周礼》中有一个名词为厉始革典,周厉王竟然是中国历史上改革的第一人!这恐怕出乎很多人的意外。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占奎介绍,其实现在金文里出现的他的谥号,不是我们现在从文献上看到的厉,厉害的厉,而是烈,烈和厉是音通的,那个烈是好字眼,不是这么坏的字眼,他的后人给他盖棺定论的评价是个好字眼。

  今天人们知道,宪法规定,矿藏、水流、森林等自然资源均属国家所有,个人和组织必须依法取得使用权,但在三千多年前,按照原始社会的习俗,山林川泽是留作公共所有的,并不归王室,而到了西周晚期,分封的诸侯国实力越来越强,周王室实际控制的土地却逐渐减少,对外患连年的作战又愈发加重中央财政的匮竭。此时曾经处于奴隶制顶峰的周王朝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因此,周厉王开始将林麓川泽收归国有,并征收了类似如今的国土资源税,并雄心勃勃地计划整顿国家财政。周厉王把当时的一些贵族的利益侵犯了,后来又激起了一些老百姓的不满。

  公元前841年,历史上爆发了第一次平民暴动,积怨已久的人们冲向王宫。

  周厉王仓皇出逃,奔往山西霍县;召伯虎用自己的儿子替换太子,保住太子的性命,潜出京城;琱生虽然早已预感到国事飘摇,并在家中存下大量兵器,以备不测,却终究无力自保。他不得不放弃多年积累的巨大财富,匆忙埋藏了带不走的青铜礼器,随宗主逃往他乡,荣华岁月从此落下帷幕。

  今天,宝鸡五郡西村的青铜器已经成为揭密西周王朝的一个重要物证。虽然现有的发现还不足以呈现三千年前的历史原貌,但无疑使我们更能真切地触摸到这个中国最发达的奴隶制社会的轮廓。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