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作品 是我们需要他支撑(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作品 是我们需要他支撑(2)
2009年08月27日 16:40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鲁迅,他的许多作品,在很高层次上达到了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无论是全国还是上海的中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并且大家公认,在高中阶段,更需要在这种统一的前提下,注意教材的人文含量,注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怎样体现“工具性”?是要让学生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写作手法等语言和形式方面,获得实际的运用能力;怎样体现“人文性”?就是要引导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提高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此外,上海还强调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了解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而鲁迅,他的许多作品,在很高层次上达到了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中国其他现代作家没有能够达到他那样高的水准。我编写高中语文教材,必须广泛阅读各家作品,反复进行比较,选择,我在这个过程中,更具体地、深切地体会到,鲁迅作品的语言准确、精炼、生动,篇章结构严谨而又灵活,写作手法多样、新颖;鲁迅作品的思想情感博大、深刻、丰富、意味深长,这些都明显地在众人之上。当然,任何作家都有局限性,鲁迅在题材、社会视野上也有其局限(如曹聚仁说鲁迅主要接触“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的文人,主要熟悉他原来所属的阶层);而且,艺术风格没有高下之分,选课文需要尽可能多选不同的作家作品,呈现多种风格,以利于学生发展各自的个性。但是,就鲁迅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来说,就鲁迅作品的思想内容总是涉及重要的人文主题而且非常深刻来说,语文教材决不能排除鲁迅的作品,并且必须有一定的数量。否则,可以说,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目标就不能很好实现。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都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探索和追求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道德情操和审美境界,是人文性的基本内涵,而它又包含一系列人们公认的具体的内容。现在编写中学语文教材,为了体现人文性,一般都选择一些重要的人文性内容,概括成主题,用几篇课文组合成单元,来加以体现。这样,如果一个单元中没有具有代表性的有分量的文章,这个人文内容主题就无法得到比较全面和深刻的体现。为了体现一些单元的主题,往往就不能不选鲁迅的作品。例如我们的教材中有一个单元是“为理想而斗争”,我们选了三篇: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第一和第三篇是各代表一个时代的外国人的文章,但应当有我们现代中国的代表作,我们觉得上世纪30年代鲁迅写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是最合适的文章了。当然,中国现代有不少能体现这个主题的文章,但它同时应当在“工具性”方面有示范意义,而这很不容易找。再如有一个单元叫“文化的制约与创造”,意思是人类创造文化,文化反过来制约人类,人需要在制约中创造。比较复杂。我们选了鲁迅的《拿来主义》、汪增祺的《胡同文化》、葛兆光的《唐诗过后是宋词》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于沛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这些文章都是好不容易选出来的。而很明显,鲁迅这篇是最主要的,如果去掉后面三篇的任何一篇,这个单元还是摆得住的,鲁迅的这篇不能去掉。因为鲁迅是讲比较广阔的文化领域中,中国人应当怎样对待文化制约、怎样进行文化创造,使自己成为新人,讲得十分全面、深刻。他说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古代文化遗产丰富而自傲,欣欣然躺在它身上,没有改变、发展。对那些流传下来的文化成果,不必拿来炫耀,而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有的还有养料,可以像萝卜白菜那样吃掉;有的像鸦片,避免它有害的一面,取它有用的一点,用来治病;有的可以用来认识历史,送进博物馆;有的则要毁灭,如用来抽鸦片的烟枪、烟灯和娶姨太太的腐朽生活方式。尽量摆脱它们对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制约。文章提出,我们要生存、发展、前进,必须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进行改革、创造,从而使自己成为新人。他讲得很深刻,并且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又写得非常生动、形象、尖锐,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许多主题相关的文章,包括于沛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是写当下的,说的面也宽,但不如鲁迅这一篇思想深刻、观点鲜明、表达生动。如果去掉这一篇,这个单元就好像倒了顶梁柱,撑不住。

  课本中有的单元,是由体裁或某一重要的美学范畴来组合的,更须兼备人文性和工具性。在这方面,有时候也少不了鲁迅。如我们编写的教材中有一个单元叫“书话与书评”,我们选了三篇,把鲁迅的《白莽作〈孩儿塔〉序》放在第一。书评,粗粗一想,是容易找的,但大多写得平板、落套,尤其是中国人写的书评。而《白莽作〈孩儿塔〉序》,篇幅短小,却感情洋溢,行文波澜起伏,评价的语言如诗如歌,却又完整地包含书序的要素:交代出写序的缘由、与作者的关系,写作的背景和作品的主要内容、价值与意义。选了这一篇,“书话与书评”单元就有了光亮,就对学生有了吸引力。还有一个单元是“文学作品中的典型”,我们选了三篇:鲁迅的《阿Q正传》节选(《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两章),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节选(第三幕的第一场和第四场)和契诃夫的《套中人》。“典型”原是西方文艺理论里的概念,在西方文学中著名的典型人物较多,要让学生们了解,选了两篇西方作品是很必要的。但中国就没有成功塑造了典型人物的作品吗?我们选了《阿Q正传》,大概谁都会承认,在典型创造上,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无出其右。就是说,不能不选这一篇。

  拓展型课本侧重于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在我主编的一套拓展型课本中,其中一本是《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在这本教材中的小说部分,我们选了中外优秀短篇四篇,第一篇也是鲁迅的作品:《祝福》。因为我们觉得在这篇小说中,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相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很好地呈现出一般小说的审美特征,具有典范性。这也是根据语文教学的目标,而不是故意为之,硬要突出鲁迅。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