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带着“雷神山”建设经验援港:“香港同胞有需要,我必须上”

带着“雷神山”建设经验援港:“香港同胞有需要,我必须上”

2022年04月19日 20:29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带着“雷神山”建设经验援港:“香港同胞有需要,我必须上”
    陈可可在河套项目现场作指挥 余世宝 摄

  (情满大湾区)带着“雷神山”建设经验援港:“香港同胞有需要,我必须上”

  中新网广州4月19日电 题:带着“雷神山”建设经验援港:“香港同胞有需要,我必须上”

  中新网记者 蔡敏婕

  这是陈可可第二次“逆行”,曾参与湖北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的他,此次作为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建设者、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河套项目现场指挥长,6天内,组织100余名建设者完成了近2000平方米的风管安装。陈可可19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湖北人,很理解疫情肆虐时的感受,香港同胞有需要,我必须上。”

  应香港特区政府请求,中央决定在深港交界的落马洲河套地区援建应急医院和方舱医院,预计应急医院将提供约1千张床位、社区隔离及治疗设施提供约1万张床位。但是落马洲此前只是一大片湿地、滩涂和农田,缺乏基本的基建设施。

  “在医疗需求设计上,援港项目与雷神山最大的不同是,应急医院必须在一片滩涂上独立实现基本医疗功能。”陈可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项目建设来说,各种材料就是“米”,为了能够迅速开展工作,提前采购足量可用的物资并及时运输成为他的首要目标。

陈可可在河套项目现场作指挥 许佳元 摄
陈可可在河套项目现场作指挥 许佳元 摄

  “临时栈桥高峰期每天进出1160辆车,运输力很紧张,加上疫情形势时刻在变化,物资采购、进场随时可能因为防疫政策而影响。”陈可可称,为把握好黄金期,他在场外安排足量运输物资的专车,24小时不间歇运输材料,保障现场施工工序的连续性。

  建设方舱的核心原理就是将模块化箱式房屋的配件在场地中组合成规模化的厢体建筑,整个过程如同搭积木一样。正式施工前,陈可可团队通过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进行预演,“通过‘预装配’,确保了空间排布合理,提前解决管线的‘打架’问题,避免‘返工’等经济损失,同时提升整体美观度。”陈可可说。

  河套项目建设高峰期同步施工的人员多达1.6万人,机械多,交叉作业频繁,而机电安装有效施工时间很短,场内没有工机具使用的用电条件。陈可可把建设雷神山的建设经验带到了河套项目,确定了场外预制的工作方案。

  在深圳香蜜湖预制厂和坪山加工厂,建设者对风管进行提前完成四成的加工,运输到河套项目建设现场后,再进行剩下六成的拼装工作。通过“场外预制、场内拼装”的方式,可以至少缩短一周的工期。

  如今,河套项目上的方舱医院的病房已具雏形,已经建成一个个矗立成排、呈长方体形状的灰白色病房。工地上,各种类型的工程车运载着建筑物料在场内穿梭,有建设者正站在架子上处理病房外墙的管道,也有建设者正用手抬送物料。现场所见,每间病房设有窗户,并安装有空调机等设备。

  陈可可带领的这支团队,平均年龄才28岁,“有一位建设者在建设的时候摔到了腰部,但为赶工期忍痛坚持工作。”陈可可称,作为指挥长,他更在乎建设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过了一段时间后,伤者被送回深圳隔离治疗,“治疗康复后,为加快建设进度,他又回来继续工作了”。

  参建雷神山的时候,陈可可的孩子刚刚出生;援建香港,他的孩子已牙牙学语了,然而,与两年前一样,陈可可只能在深夜工作暂告一段落的时候,看着妻子发过来的视频和照片,聊慰思念。

  “小时候喜欢听刘德华的歌,也喜欢看香港的电视。没想到第一次来香港是以援助建设者的身份。”陈可可称,希望疫情结束后,能带着家人一起看看香港这颗“东方之珠”。(完)

【编辑:刘欢】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