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两岸同祭|余光中为何说“蓝墨水的上上游是秭归”?

分享到:

东西问·两岸同祭|余光中为何说“蓝墨水的上上游是秭归”?

2023年04月01日 19: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视频:【东西问】屈原文化为何在两岸备受推崇?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者按:
  清明将至,祭祖扫墓,慎终追远。3月26日起,中新社“东西问”推出“两岸同祭”特别策划,透过两岸同胞共同祭祀伏羲、黄帝、炎帝、孔子、屈原、妈祖、中山陵的文化传承,洞见两岸同一血脉,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两岸同祭。敬请垂注。

  中新社宜昌4月1日电 题:余光中为何说“蓝墨水的上上游是秭归”?

  ——专访三峡大学屈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彭红卫

  中新社记者 郭晓莹

  湖北宜昌作为屈原故里,依托屈原文化这一独特纽带,与台湾持续开展两岸屈原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了两岸同胞理解与文化认同。

  屈原具有何种魅力?台湾诗人余光中为何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屈原文化为何在两岸备受推崇?中国赋学会常务理事、三峡大学屈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彭红卫教授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予以解析。

湖北秭归县归州镇,屈氏后裔在屈原像前祭祀先祖。张畅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海峡两岸著名诗人余光中、王蒙、流沙河、郑愁予、王家新、于坚等都曾赴屈原故乡秭归致敬屈子。在两岸文学界,屈原魅力何在?为何千百年来历久弥新?

  彭红卫: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群星丽天、精英辈出,屈原正是这一时代的卓异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一直吸引着历代学者沉潜屈学、爬梳剔抉、探赜索隐。

  简言之,屈原主要有两大魅力: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

  屈原作品的艺术魅力“惊采绝艳”。他在继承《诗经》写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古代神话和南方巫术文化,创造出迷离惝恍的艺术幻境,开中国浪漫文学先河,其艺术创作深刻改变了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的发展面貌和方向。

新编越剧《屈原》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袁云 摄

  屈原的人格魅力“与日月争光”。他“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的政治人格成为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人格样板,其人格光芒,使中国一代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精神困境中,借解骚、拟骚,自觉肩负历史的责任和文化使命。

  其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构成一种根源属性,即“文化基因”,植根于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内心,往往在家国危亡之际焕发新生,因而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2018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暨端午祭在湖北秭归举行。周星亮 摄

  中新社记者:屈原文化一直是两岸专家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为何能在两岸备受推崇?其核心内涵是什么?

  彭红卫:1993年,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做了一次演讲,演讲题目是“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汨罗江是屈原自沉的地方,言下之意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原乡之一在汨罗江,即在长江文明、屈原、楚辞这里。

  2010年端午节期间,余光中先生来到宜昌,并创作了诗歌《秭归祭屈原》。当记者问他到屈乡后有什么新想法时,余光中先生沉思片刻后说:“蓝墨水的上上游是秭归。”可以看出他略微修正了自己的观点。毫无疑问,秭归、汨罗江都跟屈原密切相关,都在楚国,楚国壮丽的河山哺育了屈原这样伟大的灵魂。

2010年,余光中先生来到秭归参加首届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并现场朗诵诗歌《秭归祭屈原》。郑家裕 摄

  2010年6月17日晚,余光中携夫人范我存、女儿余季珊,由著名诗人流沙河、诗歌评论家李元洛陪同,在三峡大学体育馆作了题为“我的诗歌空间”学术报告。在长达一小时的学术报告中,82岁的余先生精神矍铄,风趣盎然。报告结束后,余先生激情难抑,站起来用英语朗诵雪莱的十四行诗。又应学生们的要求,演绎他的《乡愁》,当余先生把头抬起,把手伸向远方,缓缓地低吟出“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时,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寂静,随后爆发出持久的掌声。余光中先生说,中华文化具有弹性,青年学生要“白以为常,文以应变,俚以见真,西以求新”,将古文、白话文和外文融会贯通。

  我认为,海峡两岸推崇屈原文化,是在寻找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原乡。文化维系情感的作用,往往超越政治壁垒和意识形态差异,形成一种恒久的力量。所谓“同根同源”“落叶归根”,此之谓也。台湾同胞因此有追根溯源的文化回归和文化认同意识。

2016年6月8日,大陆屈原后裔代表屈家明、屈慧敏等将屈金星诗歌《我和屈原同一个DNA》十米书法长卷,赠送给台湾屈原后裔,以表达海峡两岸屈氏后裔同祖同根的骨肉深情。窦涛 摄

  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言,中国诗人都有屈原情结。屈原伟大的作品和情操,是我们的文化胎记,不可磨灭。

  中新社记者:作为屈原故里,宜昌秭归古老的祭屈原习俗经年不断、沿传至今,进入本世纪,越来越多的两岸屈氏后裔及各界人士前来祭奠。秭归的祭屈原习俗有何特别之处?

  彭红卫:祭祀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活和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最早记载祭祀屈原的是东晋王嘉,其《拾遗记》曰:“屈原以忠见斥,隐于沅湘,披蓁茹草,混同禽兽,不交世务,采柏实以合桂膏,用养心神;被王逼逐,乃赴清泠之水。楚人思慕,谓之水仙。其神游于天河,精灵时降湘浦。楚人为之立祠,汉末犹在。”由此可见,最迟在汉末就有屈原祠,并把他当做“水仙”(即水神)来祭祀。秭归祭祀屈原时的“游江招魂”仪式,可以说是祭祀“水仙”这一古老习俗的孑遗。

  在龙舟竞渡之前的“游江招魂”是秭归特有的祭祀仪式。祭台设在龙舟竞渡的起点,用竹子搭建祭台的彩门,以表现屈原的高风亮节,并用艾蒿、菖蒲缠绕其上。祭台前悬挂着端阳符、招魂幡,安放着屈原灵位,贡品,香炉等亦放置于供桌。随后是祭江仪式,主祭面向长江,诵读祭文,全体龙舟手敬香叩拜。主祭为龙头披上红布并点睛,划手们安装好龙头、龙尾,在龙舟上高举着“三闾大夫魂兮归来”的招魂幡,“站头”(位于船头的指挥者,竞渡时为鼓手)挥舞棹桨点标(插在龙舟上标示各龙舟名号的彩旗),喊“启桨号子”,龙舟开始划行,船队游动,称之为游江。划至江心,开始为屈原招魂,船队高唱招魂曲,一人领,众人和,呼唤屈原魂归故里。

龙舟竞渡之前的“游江招魂”仪式。刘康 摄

  相传屈原有一个妹妹叫屈姑或幺姑,屈原投江的消息传回家乡后,屈原的妹妹天天登上家乡的山顶呼喊:“我哥回——”屈姑死后变成一只鸟儿,鸟儿的叫喊声也是“我哥回——”人们于是把这种鸟儿叫子规鸟,把屈原的家乡叫“子规”,以纪念屈原和屈幺姑的兄妹情深。后来,“子规”慢慢演变为现在的“秭归”。因此,在游江招魂时,领唱首先唱的是:“我哥哟——回哟,我哥哟——回哟!”一声声深情的呼唤,回荡在峡江,那是百姓对屈原英灵诚挚的召唤。

  “游江招魂”是公祭活动之一,实际上通常在五月初二初三就开始忙碌,在五月五日当天,由地方长官主祭,或设主祭、或设亚祭各一人,民众自发参加,叩拜上香,对屈原深情缅怀。

  还有一种家族祭也非常盛行,屈氏后裔聚集在家族祠堂举行祭祀仪式。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村被称为“中华屈氏第一村”,村内居住着屈氏后裔1300多人,他们敬奉屈原为先祖,在每年二月二龙抬头和端午节期间,都会在屈原宗祠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

2012年,两岸屈氏后裔在秭归屈原祠祭奠屈原。郑家裕 摄

  中新社记者:每年端午期间,两岸屈氏后裔和民众齐聚秭归,宜昌、秭归也多次组织人员赴台开展屈原文化交流。两岸民间往来及交流活动对推动屈原文化传承起到怎样的作用?

  彭红卫:2010年,中共湖北秭归县委和《三峡日报》共同策划实施了“屈原后裔寻访行”活动,行程万余公里,大致摸清了海峡两岸屈氏分布情况及其源流。寻访的最后一站,就在台湾彰化市宝廍里,两岸同胞一见如故,共祭屈原,互赠纪念品,难舍难分。宜昌和台湾两地以屈原文化为纽带长达13年的持续交流互访,由此拉开序幕。

  多年来,两岸陆续开展“2011年屈原故里端午诗会”“两岸乡亲祭诗祖——屈原铜像赠送揭幕典礼”“诗歌的太阳——两岸屈原文化交流诗会”“两岸一家亲——两岸屈家赛龙舟”“根的记忆——台湾屈家故里行”“海峡两岸屈氏后裔共庆端午”等活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两地克服重重困难,连续3年开展“屈原故里祭诗祖·两岸情深庆端午”等系列云端交流活动,确保了两岸交流的延续。

两岸屈氏后裔在秭归屈原祠广场祭奠屈原。张畅 摄

  据统计,宜昌打造端午文化节等对台交流品牌,累计有近万人次参加了形式多样的屈原文化交流活动,涵盖岛内多个县市和各个阶层。每年端午期间,两岸同胞互访、祭拜屈原,对丰富两岸同胞生活、增进两岸理解、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发挥了积极作用。两岸打造的屈原文化创意产品,可以互相借鉴,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中新社记者:两岸共同弘扬传承屈原文化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彭红卫: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历史上,凡异族入侵、民族危亡之际,屈原便会走向历史前台。解骚者多与屈原有相似人生际遇,如洪兴祖、朱熹、王夫之、闻一多等,愤而注《骚》,能从一己切肤之痛与屈原产生强烈共鸣,屈原成为民族凝聚力的一面旗帜。

两岸人士参观秭归“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郭晓莹 摄

  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屈原是宜昌的,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瑰宝。两岸同胞开展祭屈原、赛龙舟等活动,成为寻根问祖、寄托乡思的一种表达方式,体现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三是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屈原笔下,“正则”“灵均”以及“美政”理想蕴含深邃。今天,两岸共同发掘弘扬屈原文化的内涵,更能彰显中华民族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秩序的责任、担当、智慧和气度。(完)

  受访者简介:

   彭红卫,男,湖北红安人,文学博士。现任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赋学会常务理事,三峡大学屈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宜昌市“楚辞讲师团”首席讲师。担任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文史版)主讲嘉宾,曾主讲《朱熹查贪》等系列,并于2015年被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授予“最具引导力奖”。曾获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唐代律赋史”;获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工作推动者”、湖北省“十佳阅读推广人”、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发表专著《唐代律赋考》《屈原的文化人格研究》《长盛川赋》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校注古籍四种,参编高等教育教材多部,公开发表诗词歌赋多篇。

【编辑:岳川】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