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教育部解答加分调整:保送加分不是升大学的捷径

2010年11月23日 08:57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9日发布的高考加分项目规范调整引起了学生、家长的关注。不少家长致电本报,对加分规范的细节等提出自己的问题。针对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

  高考加分政策偏离政策设计初衷

  记者:为什么要就高考加分项目进行调整和规范?

  答:高考加分政策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多元评价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高考加分政策具有高利害性的特点,近年来在执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考生资格或身份造假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有些招生政策在执行中逐渐被异化,偏离了政策设计的初衷。社会要求规范和调整的呼声强烈。党中央、国务院近期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

  教育部积极贯彻落实,会同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认真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出台了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文件。

  以平常心参与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

  记者:调整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获奖学生加分项目,对赛事及学生科技活动开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中学生学科奥赛和科技类竞赛举办以来,在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科和科技兴趣、促进青少年学科和科技后备人才脱颖而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部分中学、学生及家长不顾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盲目追求通过保送或加分等“捷径”升大学,违背学校教育教学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将客观上适合部分学生参与的奥赛和科技类竞赛项目,泛化为更多、更低龄的学生参加的“必修性”学习或活动。学生学习和参赛的功利性被强化,参赛的动机和行为被扭曲,导致部分学生偏科和基本知识学习能力缺失,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后劲”。

  鉴于此,为了给确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个更加公开、严谨和洁净的竞争平台,抑制赛事不应有的功利色彩,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应对现行竞赛保送加分政策做相应调整和完善。这次调整仍保留了部分奥赛获奖者的保送资格,即在全国奥赛决赛一等奖获得者中入选国家队集训的选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专门制定了严格的遴选办法,确保选拔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确保选拔出最优秀的选手参加国际奥赛。

  在中学普遍开展的竞技体育项目获加分

  记者:相比原政策,调整后的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有何具体变化?

  答:近几年来,高考体育特长生加分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运动员等级证书造假或水分严重;二是比赛或测试组织不规范,替赛、替考现象严重;三是个别与体能、运动技能关系不大,更多靠运用器材等运动的赛事组织管理及评奖问题多。

  体育特殊加分项目的设置是鼓励那些在高中阶段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训练,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水平较为突出的学生。因此,设置的加分项目应该是在中学普遍开展的竞技体育类项目。本着积极引导中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推进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原则,这次对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进行了适当调整,加分项目限定为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等8项。这8项都是在中学普及范围广、锻炼效果好的项目。同时,考虑到各地中学生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在上述运动项目之外允许各省份增加一般不超过2个强身健体类项目。

  地方要对加分项目进行清理和评估

  记者:在加强高考加分管理方面还有何具体内容和要求?

  答:除两项调整外,还有两方面规范措施。一是要求各省(区、市)系统清理高考加分项目。特别要向当地考生及其家长解释清楚清理和调减原因,争取广泛理解和认可。二是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加分资格或身份造假。进一步规范加分工作流程,今后所有拟享受高考加分的考生,均须经过本人申报、有关部门审核、省地校三级公示等3个环节后方能予以认可。加强部门合作,联合审查考生加分资格或身份。记者 靳晓燕 姚晓丹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