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前沿:南京大学3500名本科新生课表各不同(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教改前沿:南京大学3500名本科新生课表各不同(2)
2009年10月09日 16:11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不能将通识教育片面理解为拓宽知识面,应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2通识教育,会不会冲击专业教育?

  实施本科教学改革,南大人认为:有两个“壁垒”要打破:一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壁垒”;二是院系之间课程不能开放的“壁垒”。

  “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是针对当时实用主义泛滥的情况提出的。”南大教育科学与管理系主任张红霞说,相对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世界一流大学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也有多种层次,如哈佛大学培养“引领世界文化发展的领袖”的教育目的,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理工科高校“拓宽知识面”的教育,还有一些普通高校的知识和技能教育等。

  “在我国目前的通识教育实践中,还存在着认识不够全面的情况。”在张红霞看来,“通识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各领域的领袖人物还是技术精英?是拓宽知识面还是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总的来说,现今培养技术精英多于培养领袖人才,拓宽知识面多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还存在科学与人文的不平衡误区,很多人甚至部分专家都将通识教育片面地理解为素质教育,将通识课程等同于文化素质课程。”

  南大匡亚明学院理科强化班2006级本科生张游,深深受益于通识课程。张游说:“大一我们除了要学习基本通修课,还要学习通识课。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匡亚明学院的特色课程--‘名师导学论’。这门课由各方面的名师主讲,引人入胜,非常精彩。主讲者对于学科的认识都达到了很高的层次,讲座中迸发的智慧对于一个刚进校的大学生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加强通识教育会不会冲击专业教育?”在陈建群看来,不会造成冲击。

  南京大学新的培养方案体现的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结合的理念。陈建群认为,加强通识教育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不分专业按大类招生,低年级打通专业培养,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新生研讨课程等,主要的目的在于强调既要注重本科基础阶段全面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形成高尚的道德素养、宽厚的知识面、敏锐的思维与判断力,同时又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和培养,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和模块搭建平台。

  而在加强通识教育之余,学校在本科生的高年级阶段注重给予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路径。陈建群认为,在目前国内高校普遍“虚置”的大四阶段,南京大学的学生却可以通过不同路径的选择有所侧重地丰富学习内容。比如,“专业学术类”路径提供了加强专业课程学习、参加科研训练、课题研究甚至贯通学习研究生课程的机会。

  “这与以往相比,专业教育不但没有冲击,反而有所加强。”陈建群如是说。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