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某部:让大学生新兵尽情展示各自的“绝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武警某部:让大学生新兵尽情展示各自的“绝活”
2009年12月25日 10: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大学生新兵李永鹏,上学时是学生会干部,比较善于沟通协调,连里直接任命他为副班长,同时也是连里的思想骨干。部分大学生新兵担负起新训快报、新训广播、网上新训论坛等栏目的制作任务,及时宣传新训动态,表扬好经验、好做法和好人好事。

  面对手下100多名学历比自己高的大学生新兵,战士出身、有过机关基层双重任职经历的新兵营教导员滕万龙说:“虽然今年大学生新兵数量庞大,给部队新训工作带来了一些挑战,但是这批思维活跃、可塑性强的大学生新兵给我们新训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和生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新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激起了全体新兵的训练热情,为我们圆满完成新训任务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启发和帮助。”

  武警某部

  让大学生新兵尽情展示各自的“绝活”

  贺军荣 康林昌

  武警陕西总队铜川市支队今年入伍的170名新兵中,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新兵多达39人。这些大学生新兵知识面较宽、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他们中90%的人受过一定的专业培训,爱好广泛,有一手“绝活”,有的甚至还是“多面手”。

  对此,支队政治处专门下发通知,要求新训干部骨干切实转变带兵观念,大胆使用大学生新兵,充分发挥大学生新兵教育训练中的“小教员”、文化活动中的“领头雁”、民主监督中的“监督员”作用,努力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大学生新兵一到警营,新训大队的干部骨干就逐个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思想状况、学业成绩,熟悉个人特长与兴趣爱好,为他们建立“人才档案”。同时,鼓励大学生新兵与那些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又没有专长的新兵结成帮学对子,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新兵李铁柱,入伍前是北京工商大学大二学生,多次在学校组织的诗歌朗诵、征文比赛中获奖。一到部队,新训大队就安排他担任了“新训之声”广播站编辑和播音员。课余时间,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采写稿件,按时播音,深受官兵的好评。

  毕业于北京化工党校动漫专业,并考取国家高级动漫技师证书的新兵刘硕,担任《新训小报》编辑后,充分发挥自己绘画方面的特长,帮助干部创办的《新训小报》,期期让官兵爱不释手。

  从西南财经大学毕业的新兵肖爽,精通电脑网络,大队将网络学习室交给他负责后,他在精心维护、更新新训网页的同时,还兼任了新训大队网络教员,利用业余时间为干部骨干传授电脑网络知识,促进了干部骨干电脑技能的提高。

  新兵蒲宏伟,入伍前是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系大四学生。为了充分发挥他的专业特长,大队不但将他吸收到军事训练小组,让他为科学施训出谋划策,而且让他负责组织新训大队的体育活动,蒲宏伟如鱼得水,把大队体育活动搞得红红火火。

  据了解,目前新训大队已按大学生新兵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将他们分成文体活动、电脑网络等12个兴趣小组,让他们人人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还将6名素质较好的大学生新兵吸收到军人委员会的政治、经济、民主小组中,让他们参与新训大队的日常管理。

  支队长武宏昌、政委田国俊说:“虽然在不少大学生新兵身上存在着文化程度高与体质偏弱、思想活跃与自我约束能力差、个人意识强与团结协作意识差等矛盾,但只要我们依法管理,宽严相济,科学施训,张弛有度,努力营造大学生新兵茁壮成长的良好氛围,就一定能管好、带好、训好他们。”

  支队参谋长兼新训大队大队长吕军胜说,大学生新兵在校园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熏陶下,普遍思想活跃、民主意识强、个性突出,有些地方与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强调纪律服从的要求有差距,大队一方面通过加强法规纪律教育、狠抓日常养成,引导大学生新兵充分认识到纪律的严肃性和服从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们要求各级干部骨干适应大学生新兵特点,坚持以情带兵,在强调共性的同时,注意保护和尊重他们的个性,在强调纪律的同时,注意留给他们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

  毕业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新兵马标,刚到部队时,对班里安排压被子、整被角很不情愿。对此,班长谢松涛没有批评他,而是告诉他“被子连着良好作风养成,体现的是内务的整洁统一,彰显的是直线加方块的警营特征”等道理,促其思想转变。如今,马标因内务搞得好,已当上了副班长。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