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大学生村官引热议 何妨从扫地送信盖印章做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海归大学生村官引热议 何妨从扫地送信盖印章做起
2010年06月11日 09:1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村官就要有能力。100万元可以看作章文琼的能力之一,争取项目落实资金、科学规划村庄建设、更新村民传统观念等,这些不是仅仅靠钱就能解决的问题,章文琼有工商管理知识、有对农村和农民的了解、有与本村村民最朴素的情感信任基础、有在外求学工作带来的宽阔视野和长远眼光、有发展家乡的决心、有沟通协调组织能力……章文琼今天能带给小坑村的这一切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实上,后述能力在某些情况下常常可以弥补资金缺位带来的困难。

  除了资金这个因素,当今有志于在广阔的农村有所作为的大学生有足够的条件具备章文琼的其他能力,即便是应届毕业生,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练就这样的本领,关键在于盘活自己的能力,学以致用。只是农村的实际情况要求大学生村官要更迅速地成长,因为现实是——发展的愿望是极其迫切的。

  人活着要有一点儿精神

  孙维国

  关注章文琼很长时间了,说实话,一开始我不相信一个拥有留学英伦背景和硕士学位、又在大城市有着令人艳羡职位的年轻人,能放弃高薪,捐资百万,回到偏远的山村当一名“毫无前途”的村官。在物欲横流、价值观迷失的当下,还有这样的傻人?作为一个农民,我更清楚“村工作”不仅千头万绪、繁杂琐碎,而且常常出力不讨好,甚至被误解、遭白眼谩骂。别说一名海归硕士,即便如我一样土生土长的农民也大都选择打工,不愿当这个“九品芝麻官”。但在看了《中国青年报》记者采写的报道,特别是章文琼结合自己亲历写的《一名海归大学生村官的感悟》一文,我被深深感动。正因为我太了解农村现状和现实,所以在读这篇文章时,几度流下感动的泪水。

  正如章文琼所言,农民几十年如一日的耕种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因循守旧的思维习惯。而农民最可爱的地方,也恰恰是他们这种非常朴素的因循守旧的价值认同。一旦我们相互融入了,他们就会接受你,认为你是他们的自己人,就表现出极其淳朴的感情,视你如同自家人。章文琼能得到村民的拥戴,其关键不是他“捐资百万”,也不是他的海归身份,而是他对村民的满腔真情,自始至终,他都带着这腔真情去工作,真心诚意为老百姓做事,将他们“视同自家人”。人都是有感情的,总会被感动,再冰冷的心也会被真情融化。

  在我看来,章文琼之所以能对村民满腔真情,源于他具有一种精神——奉献精神。当一个人不计得失,无私奉献,便是大爱。因为爱的最高境界是奉献。不得不承认,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物质化”的味道比过去浓了,有些人做事从来是“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种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风气产生“逆向力量”,所带来的“蝴蝶效应”是,许多人只看到社会阴暗面,无视或轻视正面和主流。

  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想要“一辈子做好事”,就需要具有一点儿精神,一点儿奉献精神,一点儿牺牲精神。人活着若没有一点儿精神,就会感到空虚,无所寄托,活得不充实。章文琼的伟大、可贵之处正在于此。而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稀缺的。

  何妨从扫地送信盖印章做起

  杜成龙

  读了《一名海归大学生村官的感悟》后,很受感动。非常佩服章文琼,他放弃在大城市做高薪白领,却返乡做了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也许有的人认为他傻,有的人认为他这样做不值得,但我却觉得他做的有意义。我敬佩他的选择,他能够作出这样的选择,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一种对农村的热爱和想要改变农村贫穷面貌的决心。

  现在我也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虽然在城市里读了四年的大学,亲身感受到了城市的富裕和繁华,但我的心却一直在农村,因为那里有生我养我的父母,有可亲可敬的乡亲。毕业后的我放弃了在北京读研继续深造的机会,选择了回到农村当大学生村官,不为别的,就是想把自己的所学奉献给农村。因为我知道,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农村养育了我,我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一直期盼着这一天:当自己学有所成,回到农村,以踏踏实实地工作、传授所学知识的方式来回报农村,回报自己的父老乡亲。我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从不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读了章文琼的事迹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能为农村作出自己的一点儿贡献,哪怕是像扫扫地、送信件、盖印章这类小事,我也会感到很快乐、很幸福。

  我觉得,农村之所以贫穷,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实力不足,更多的原因在于缺乏人才,缺乏优秀青年这股新鲜血液的注入。正因为贫穷的农村需要我们,新农村建设需要我们,所以我们大学生更应该选择回到农村,深入基层,踏踏实实地干好工作,真心实意地融入农村,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奉献给农村,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给农村,我想,这就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意义所在吧。

参与互动(0)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