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孩童穿古装上"私塾" 深圳首家童学馆开课遭质疑

2006年09月18日 10:49

    教育部法制办副主任张文称,打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名义的全日制私塾违背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精神。 中新社发 王志德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9月18日电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一群三五岁的孩子,穿着汉服、拜着孔子、诵着古文、练着武术……此情此景发生在深圳福田区景田社区一民宅内,昨日上午,深圳首家童学馆开课。“现代私塾”的教授方式引发家长的质疑:孩子扮作古人模样学习,到底是否真正继承了传统文化,还是一种作秀?

  昨日上午,走进童学馆,浓郁的国学气息扑面而来:教书的女“先生”赤脚穿着无领、巨袖、对襟的长袍,几十名三五岁的孩子穿着汉服、戴着冠帽坐在蒲团上,摇头晃脑朗诵着《新三字经》。上课前,孩子们要先向悬挂的孔子像行叩拜大礼。有的孩子很是好动,束腰的汉服让他们很不适应,不时在蒲团上挪动,还把高高的帽子取下来把玩,有的孩子看着旁边小朋友的服装忍不住笑起来。不少孩子说,穿上古装让他们感觉像在拍电影。

  这一新奇的上课方式也让一旁的家长们议论纷纷,有家长提出,如果是教学,这样的装束和膜拜礼是否必要?在童学馆馆长李广斌看来,营造这样的氛围,对于带动孩子对于传统国学内容的认知非常重要,它会给孩子提供更深刻的学习体验,让孩子更快更好地融入学习。

  不只是形式上“复辟”,李广斌还在教材上动了一番心思。他说,童学馆没有直接使用《三字经》、《千字文》等古代蒙学教材,而是在课程设计中安排了“水墨动画”、“民间游戏”、“书法练习”等趣味内容。昨日一开课,孩子们就坐在蒲团上观看了水墨动画《三个和尚》,咯咯咯的笑声从孩子们中间响起。从童学馆的课程设置表看到,共设置了《国韵诵读》、《蒙童礼仪》、《吐纳入定》、《水墨动画》、《历史动画》、《民间游戏》、《书法练习》、《国艺鉴赏》、《蒙学经典》等九门课程。

  提及号称全国第一家私塾的孟母堂,李广斌表示,前者是全日制教学,而童学馆只是利用周末让孩子体验传统文化。计划让3—8岁的孩子每周来童学馆学习半天,持续4个月接受“国学”启蒙教育。如此,现场就有家长提出,这其实就是经过包装的周末兴趣班。(唐洁)


 
编辑:王赛特】
:::相 关 报 道:::
·教育部官员认定读私塾违法 孟母堂是一种退步
·读经还是上学 孟母堂:保卫孩子不去学校的权利?
·上海叫停全日制私塾“孟母堂” 定性为违法办学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