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娱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石头"幸运击中华仔 宁浩讲得到投资的幕后故事

2006年07月06日 11:21

    电影《疯狂的石头》导演宁浩(资料图) 中新社发 徐曦弋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为了能让《疯狂的石头》在上海也能像全国其他城市一样掀起“疯狂”,昨天,年轻导演宁浩再次来到上海为影片宣传,并邀请影院经理及媒体记者们看片。几乎所有的记者,皆被这部影片的幽默与疯狂“击中”,看片会气氛火爆;之前对此片排片甚少的各影院经理,更是一出门就表示:“从今天起,增加排片份额,强烈推荐这部难得的国产片佳作。”

  宁浩,不到29岁,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毕业,曾经是电视剧《中国式离婚》的执行导演。但在《疯狂的石头》之前,他的两部电影作品《绿草地》和《香火》都只是在海外参赛,从未有机会在国内公映。而且,那些都是中国新生代导演初出茅庐必走的文艺片路线。除了刘德华,没有人能想到,非常“文艺青年”的宁浩能拍出这么部爆笑的商业电影。

  作为一个年轻导演,找投资是他们最大的难题。年轻的宁浩是如何得到刘德华公司的青睐,拿到投资来拍摄自己喜欢的作品的呢?昨天,宁浩一五一十招来,这其中的故事竟也如同“石头”一般,有些荒诞,好事从天而降,像极了天方夜谭。

  那是去年3月的香港国际电影节上,有个亚洲电影投资会,给来自亚洲各地的年轻导演推销自己的机会。宁浩说起来像讲笑话,“我们就在那儿一人一个小屋摆摊儿,边上放一撂剧本,等着对我们有兴趣的投资商来挨个地聊,讲故事。跟坐台一样,哈。”一连坐了6天,直到最后一天,宁浩的5个剧本还没推销出去一个。就在他准备收摊的时候,刘德华公司的人来找他了,问他当晚是否有空,说刘德华很欣赏他的《绿草地》及这次来香港参赛的剧本《红色赛车》,说要见他。他想,横竖没事,就去看看吧。晚上,刘德华本人并没有出现,他的助手见到宁浩后慎重地告诉他刘德华的“新星导计划”,说要找6个亚洲年轻导演来导6部长片。宁浩问:“你们对我有什么要求?”对方竟答:“没有要求,就是给你投钱,你自己找个故事拍。只要日后能通过审查,也有人看就行了。”竟有这等好事?宁浩当下心里还犯嘀咕:“不知道靠谱不靠谱,以前也没少有人诱惑我、忽悠我,说要给我投钱,最后呢……”

  可是,一切都真实而快速地扑面而来。香港人就是效率高,华仔方面马上就催他交剧本了。他把自己香港国际电影节上没有兜售出去的5个剧本拿了出来,华仔掂量了一下,觉得那几个剧本拍摄成本都比较昂贵,于是问他还有别的吗。宁浩转念想起来了自己2000年写的第一个剧本,正是这《疯狂的石头》,结果华仔看了说:本子不错,很有意思,但怎么像是香港发生的故事,你是不是为了迎合我故意改成这样的?”宁浩那个冤枉啊,他只是写得比较有想像力,怎么就“很香港”了呢。得,改呗,按照刘老板的意思,最后,他把本子磨得非常内地,而且必须是在一个内陆的燥热的城市拍摄,最后,他们首选了重庆,而且把对白全部改成重庆方言,增强了地方性和喜剧感。

  现在,问宁浩当初对这突如其来的幸运是否欣喜?要知道,当年他拍《绿草地》时可是穷得不行。他的回答轻描淡写:“没有欣喜若狂,我的兴奋仅限于终于能亲眼见着刘德华了。”倒是对如今来自媒体的如潮的赞誉,他表示非常意外和感动。对于媒体把他称为即将与冯小刚比肩,他觉得过了,“我只是希望让中国观众看到,我们年轻一代的导演不只会拍文艺片,商业片,我们也能拍得很吸引人,而且有自己的特点。”

  来源:新闻晨报 记者袁媛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