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商品房空置率调查 多是二次置业者偶尔入住(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太原商品房空置率调查 多是二次置业者偶尔入住(2)

2010年09月06日 13:55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二次置业者多 偶尔入住人气不高

  (两个小区空置率为20%)

  项目名称:一品嘉园

  总户数:157户

  交付时间:2005年8月

  空置率:20%

  调查方式:业主收房、装修情况

  一品嘉园地处平阳路,属于省城楼市常青热点区域亲贤长风片区,山西省检察院就在其项目西侧。这个住宅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的小区,仅有157户,小区内户型最小的房子是143平方米,最大的为289平方米。在2004年9月开盘时,这个楼盘的均价近6000元,至今仍是省城的高端住宅小区。

  8月25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该小区。在小区的休闲健身区碰到了一位正在晒太阳的业主吴阿姨。吴阿姨告诉记者,该小区本来就房子大,户数少,加上好多房子都租给了小型私企或驻并公司,有些房主在节假日才回来,每天晚上这个小区冷冷清清,缺少人气。在吴阿姨看来,该小区的空置率很高。

  记者在该小区的物业公司了解到,小区于2005年8月交房,没有接房的业主有12户,7户至今没有装修,常年无人居住且未出租的户数有4户,空置率为20%。对于吴阿姨的说法,物业公司表示认同。物业公司称,该小区的房子在2004年销售时,最小户型的总价就达七八十万元,普通工薪族无力承担。小区内的业主多为二次或多次置业的业主,部分业主不常回来住,但是水、电、暖、物业费的收缴率很高。“有些业主逢周末、节假日才回来,家中冰箱、鱼缸不关,用电用水量很高,比常年居住的业主费用还高。”

  项目名称:五龙花园10号楼

  总户数:392户

  交付时间:2009年5月

  空置率:20%

  调查方式:装修、煤气安装、收房

  五龙花园地处五龙口东山片区,项目分三期开发。项目规划的10栋楼全部交房,除了9号楼处于在售、装修期之外,其他的9栋楼已经交房1至7年。此次记者调查的样本集中在10号楼,这栋28层的住宅楼于去年5月交房,是五龙花园体量最大的一栋楼。

  8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该小区。据一位郭姓业主介绍,10号楼虽已交房1年多,至今邻居们装修的声音不绝于耳,因为入住率不够,该栋楼一直未通煤气。“现在商品房小区的装修期越来越长,许多二次和多次置业的业主收房好多年才装修入住。他们常年不在,影响了邻居的正常通气,很无奈。”郭先生称,已经在10号楼入住一年的业主们只能用电磁灶或煤气罐做饭,很不方便。

  记者从太原煤气公司营业大厅了解到,五龙花园的物业公司没有向片区煤气站提交通气申请,其已经交房近三年的8号楼至今因部分业主过度装修、常年不在,还未通上煤气。据该小区的物业公司介绍,10号楼至今有50余户没有办理装修手续,有2户未办理收房手续,已经装修的300余户业主,未在这里常年居住的占到四成之多,这当中还有来自地市的业主。“业主常年不在或联系不上,煤气公司送气加压时,容易出现漏气隐患。10号楼现在还不具备通气条件。”物业公司一位女士称。

  升值空间大 投资者多 空置率偏高

  (3个小区空置率在20%以上)

  项目名称:腾龙雅苑一期

  总户数:312户

  交房时间:2008年2月

  空置率:20%—25%

  调查方式:物业费收缴情况

  腾龙雅苑位于亲贤北街繁华地段,紧邻梅园百盛、世贸、王府井百货等商业经营网点,健身、餐饮、酒店、购物、医疗、娱乐都十分方便。一期为一栋26层板式住宅楼,和两栋低层单体建筑,有80—200平方米的平层、错层、复式多种户型。小区与太原最早的高档住宅佳地花园和地标建筑阳光校区毗邻相望,茂业地产在2008年拍得的“地王”就在小区的对面,在交房两年半之后,腾龙雅苑(一期)二手房销售价格已经达到每平米8000元,与预售时的价格比较已经翻番。

  8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该小区。在小区大门口,物业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新设置的汽车门禁系统,院内地面整齐排列的停车器颜色还十分鲜艳,看得出来,安装时间并不长,从楼体阳台玻璃望进去,不少低层住户还没有动工装修。记者以购房者的名义向小区物业公司咨询,一位女士表示,小区物业费收缴情况良好,截至目前,清缴率超过80%,但入住率可能略低于这一数字。

  该女士告诉记者,虽然交房已经两年多,但天然气入户和周围设施配套直到今年夏天才陆续完成,由于小区三期房屋正在建设当中,目前从亲贤北街进入小区的道路还没有完全清理,业主开车入内还不是很方便,不少投资型的业主直到现在还没有开始装修,也有部分业主是外地人,装修完毕后偶尔才会回来住一段时间,所以空置率预估在20%—25%之间。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