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令关键在执行力 沪房价平稳宁杭多在观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限购令关键在执行力 沪房价平稳宁杭多在观望

2010年10月27日 10:2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长三角地区,南京直接对第三套房限购,被称为严厉版限购令,而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每个居民家庭仍可新购一套住房,被称为温柔版限购令。据监测,长三角城市上周成交量环比下跌,平均跌幅都在20%以上,限购等政策对成交量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房地产价格是一个综合政策体系作用的结果,从出台政策到具体落实,再到政策效果出来,要有一个过程。一些城市的相关限制政策(简称限购令)刚刚出台,不能期望限购令一出台,房价便应声而落。应该给政策留出发挥作用的时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她还表示,限购政策出台后,市场上的买者和卖者都处在观望阶段,但只要不出现像8、9月份部分城市房价不断上涨的趋势,政策效果实际上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因为政策改变了市场预期。

  上海房价平稳

  据上海中原地产对门店的抽样调查显示,相关细则出台后,二手房成交量在“十一”假期基础上再度下滑约20%,不少门店又恢复到4月政策出台之初门可罗雀的萧条状况。

  “限购令的出台主要是对房屋需求的抑制,目前来看影响不是太大。上海房价平稳,出现大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便试行房产税,也是有限度地抑制房价,不会让房价大幅度下跌。”上海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国泰君安证券总经济师李迅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在跟踪一二手房多个交易案例后发现,“限购令”在局部市场上加剧了惜售心态。部分业主因未来可能无法购入更多房源而珍惜交易机会,提出更高的挂牌报价。

  “新政出台后,交易中的业主很少取消交易谈判,而是拖延谈判,静观市场变化,一旦整体市场动向明朗,交易仍会迅速达成。这将缩短眼下调控风潮持续的时间,交易热潮的余波可能不久就会释放出来。”上海二手房中介对记者说。

  杭州、宁波观望情绪浓厚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表明,在全国重点城市中,前三季度杭州的房价涨幅最高,成交均价达到21064元/平方米。限购令出台后,上周10·11—10·17杭州主城区总共成交住宅602套,明显低于9月上千套的周成交量;成交均价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周成交均价为19930元/平方米,较前一周21762元/平方米降幅达9.2%。

  温州市中小企业促进会副会长叶维坚表示,温州来杭州购房的需求仍旧存在,自住和长期投资皆有。从2003年楼市调控以来,每次调控都会出现房价新一轮上涨,不少温州购房者仍存在这种惯性心态。尽管温州人普遍看涨楼市,但目前大多数人仍在观望,等待出手的机会。

  对于限购令,温州的一位女士表示:“温州和杭州都只允许买一套,可以在温州买一套,在杭州再买一套,如果想多买,用亲人或朋友的名字即可。”

  国庆长假后,宁波楼市曾一度出现大幅回升,最高的成交量每天达222套,近段时期市场上观望情绪逐渐浓厚,10月23日成交71套,10月24日仅成交36套。

  “宁波房地产市场的购买人群基本上以本地人为主,外地购房者占比仅为1%左右。”宁波东城泰富营销经理刘士礼表示,对本地居民限购1套房将防止炒房者,使宁波市场平稳发展。此次政策打击最大的是购房者心理,特别是打算在近期购房的刚性需求人群,这部分人可能会持币观望,在短时间内,宁波市场会有所波动。

  关键在政策落实和执行力

  南京保障本市居民自住改善型和外地来宁工作需要购房,暂时限制购买第三套住房。限购令虽然严厉,但未明确开始实施的确切日期,在颁布后一周内出现购房者赶末班车、火速签约过户的现象。

  据南京当地媒体报道,南京楼市一扫往日高价楼盘滞销的局面,10月24日现“日光盘”。在2010南京秋季房地产交易会上,调查数据显示,受限购令影响,不少炒房客退出住宅市场,转而投资办公、商铺或者具有商业性质的酒店公寓。

  “总体来看,在我国现阶段,要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房产税是应该出台的,但关键是房产税的具体设计。比如出什么税种、税率的确定、如何征收等这些都有待于有一个综合考虑的政策框架。房地产价格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有一个综合政策体系的考虑。”任兴洲对本报记者说,如果一线城市和涨得比较快的二线城市都能采取行之有效的调控措施,一段时间后政策效果可能会逐步显现出来,前提是要将政策真正落实,关键是执行力的问题。

  “我国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存在,试点房产税可以进一步抑制需求,但还是要增加供给。比如,农村宅基地的土地供应、住房供应,如果可以拿到房产证,并进行交易的话,房价未来可以得到抑制。”李迅雷对本报记者说。本报记者 刘慧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