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广州一手住房均价同比上升五成 首破1.5万大关(4)

2010年11月19日 10:5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最新动态

  “限外”再次被强调

  国家住建部和外汇管理局11月15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管理的通知》,规定境外个人在境内只能购买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在境内设立分支、代表机构的境外机构只能在注册城市购买办公所需的非住宅房屋。两部门要求,各地房地产主管部门还应当查验有关部门出具的境外个人(不含港澳台居民和华侨)在境内工作超过一年的证明;港澳台居民和华侨在境内工作、学习和居住的证明。境外个人名下在境内无其他住房的书面承诺。而在境外机构方面,文件也同样增设了查验资质环节,包括:有关部门出具的在境内设立分支、代表机构的批准文件和注册证明;境外机构所购房屋是实际办公所需的书面承诺。

  早在2006年7月,建设部等六部门发布的171号文,就明确规定境外机构在境内设立的分支、代表机构和在境内工作、学习时间超过一年的境外个人可以购买符合实际需要的自用、自住的商品房,不得购买非自用、非自住商品房。港澳台地区居民和华侨因生活需要,可在境内限购一定面积的自住商品房。符合规定的境外机构和个人购买自用、自住商品房必须采取实名制,并持有效证明到土地和房地产主管部门办理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及房屋产权登记手续。但该政策并未严格限定境外及港澳台民众置业套数,也没有对境外机构进行专门设限。

  而在近期出台的广州版“限购令”新政细则中,也同样对“限外”这一条进行了重申。其内容明确为:常住的非户籍只能购买一套商品住宅,非常住的外地家庭不可以在本市购买商品住房,境外机构和个人住房严格按照住建部等部门2006年171号文有关的政策执行。

  专家分析“限外”近期再次被强调的背景,在于11月4日美联储启动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再次释放6000亿美元巨量流动性。这一举动无疑将加速国际热钱寻找投资高地,而中国成为这类热钱的重点目标,其中又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为重中之重。对于政策出台对楼市的影响,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认为,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确有境外人士在高端住宅市场购买多套住房的现象。随着政策的出台,他预期将会对部分城市的高端住宅市场有一定的影响。

  南方日报记者李广军

  市场走向

  再加息利空高悬,购房热情靠什么支撑?

  尽管加息利空高悬,但仍未压制部分买家的购房热情。本周重点城市一手住宅成交整体维持平稳,中原地产研究部对10个城市的监测数据显示,其总成交量环比微增1%,多数城市与上周相比波动不大,幅度在2成以内。仅北京、杭州两市出现41%和55%大幅增加,均与前期的积压需求在近期供应加大后集中入市有关。北京10月份新房供应量比9月有3成的下降,但进入11月供应明显放量,前10天即有11个住宅项目获得预售许可证,上市量达25万平方米。受此推动,北京新房成交已连续两周大幅回升,本周36万平方米的成交量仅次于9月最后一周的水平,为近期的高位。杭州在“限购令”出台后成交持续低迷,而10月最后3天,共有12个项目近30万平方米集中入市,促成了本周成交的大幅回升。目前,虽然住宅成交量在“限购令”等调控政策的抑制下维持低位,但各地市场上的需求仍较旺盛。中原监测的数据显示,9月底新政出台后,一线城市二手市场的新增客源量并未出现下降。正因为潜在需求的积压,市场上新房供应量一旦出现大幅增加,均能引发成交量的短期回升。

  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虽然10月份处在政策调控的压力之下,全国商品住宅的销售面积环比下降了11%,但同比仍有15%的增长。对比4月新政后全国各类城市新房销售面积变化情况,5至8月,全国新房销量同比下降10%,其中一线四大城市下降65%,杭州、天津、成都、重庆等二线中较发达的城市下降44%,其他城市仅有约4%的下降,所受影响甚小。

  由于对未来新政出台的不明朗前景,以及对房价越调越涨的忧虑,反而刺激了部分买家选择紧急出手,这其中既有末班车效应、也有“一步到位”的心理因素。由于自2006年以来,房价在调控之下仍年年上涨,使得一些买家认定,眼下时隐时现的加息利空因素,反而将成为入市的好时机。

  记者李广军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