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保障房总动员:1000万套的背后

2010年12月20日 11:4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身具调控工具属性,并渐成民生符号性产品的保障房,注定在聚光灯下成长。

  自2010年5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各地政府签订《2010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以来,新建580万套保障房民生“大单”的兑现进度,就被置于公众视线的焦点,而在最新出炉的2011年建设计划中,这一数字更被调整为1000万套。

  但数字上的变化,难以打消公众对于保障房建设效果的揣度;行政高压的背后,亦拷问着保障房计划与结果间的距离。

  压力之中,保障房“进度”与“目标”的保障,“制度”建设显得更为紧迫。消除保障房建设的混沌状态,根本点还在政策——如何在制度层面,健全和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和保障性住房法制建设,通过多渠道解决保障性住房资金、流转、管理等等问题,都需要在制度层面与路径设计中一一消解。

  在这些终极目标的推进下,保障房在关联各方的博弈中渐行渐近。

  保障房路径徘徊

  1000万套保障房计划的出炉,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舆论对2010年580万套保障房完成情况的追问

  中国住房制度史上最大一次“结构调整”的成败,系于大规模的保障住房能否在短期内实现有效供应。

  12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视察宁波市保障房建设,该市“首个市级公共租赁房项目”新近开工。就在李克强动身之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刚刚将2011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上调至1000万套,超出2010年580万套年度目标的72%。这已是住建部连续第三年大幅上调保障房开工数字——2008年保障性住房确认的建设规模仅为100多万套。

  一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1000万套保障房是明年的新增建设计划,而并非是“滚动数字”。“这个数字很惊人,中国一年的商品房竣工量也不过600万套”。

  而要完成这一“巨量目标”,保障房建设的路径设计与机制保障,就成为各地不得不做出选择的重大问题。

  公租房主导

  住建部上调2011年保障房开工计划的通知下发后,各地被迫修改此前制定的保障房建设方案。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在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计划中,公租房将占绝大部分。住建部要求各地在调整之前的上报方案时,尽力增加公租房建设任务。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告诉记者,廉租房一般面向城市户籍低收入家庭。地方政府通过建设、货币补偿和公房减租等方式,完成“应保尽保、全覆盖”的保障目难度并不大,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廉租房建设资金的剩余;而经济适用房当前在绝大多数城市均倾向于“定向分配”,由于在分配及退出环节饱受争议,有些地方甚至提出不再建设经济适用房。

  “正因如此,明年公租房的建设规模将最大。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园区性质的公租房,主要由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自建,或是园区政府为企业职工配套建设;二是城市内的公租房,针对收入介于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二者之间的‘夹心层’人群,以及在城市工作一定年限的外来务工人员。”秦虹说。

  2010年,政府智囊们普遍达成一个共识:结合当前城市化进程的阶段特征,即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新移民的增加,应加快发展公租房。由此,住建部等七部委于6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确立为“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公共租赁住房。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新就业职工和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供应范围”。

  鉴于公租房在保障性住房体系中份额不断扩张的政策推力,秦虹说,“廉租房和公租房今后将逐步实现并轨的趋势已经显化”。

  在一些较早实践公租房政策的城市,廉租房和公租房在土地使用、资金来源和房源管理层面已出现事实上的融合。财政部此前曾发文称,“允许各地在完成当年廉租住房保障任务的前提下,将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公积金增值计提、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发展公租房”。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也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中提出,探索公租房用地“逐步与廉租住房并轨、简化并实施租赁住房分类保障的途径”。

  公租房“新宠”地位的确立,与中央高层的关注密切相关。在宁波视察期间,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表示,要从资金投入、建设用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大规模建设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这样持续推进几年,使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大幅度提高,使公租房成为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克强此前还曾视察江苏省常州市,并对其公租房建设经验表示肯定。一时间,常州市公租房政策几乎成为全国学习的样板。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