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奥运网|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育|健 康
汽 车|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 图 片| 社 区|图 片 网|华文教育|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房价大涨、再度加息 楼市正孕育拐点?
2007年08月24日 11:2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主持人:

  北京的最新统计数据说,7月北京房价同比涨幅10.4%达今年最高点,房地产投资占到了全社会投资比重为51.5%。这一发烫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中国房地产的热度。在股市,以万科、保利为代表的房地产股亦正疯狂圈钱疯狂上涨。而美国因为房地产问题而出现的危机也正为中国楼市敲响警钟。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出手加了今年第四次息。

  事实上,房价大涨、再度加息、地产股疯狂融资、美国次级债风波,这些房地产发展的关键词正左右着我们对房地产价格走势的判断。那么,目前全社会出现的房地产狂热究竟是最后的“末日轮”疯狂呢,还是新一轮上升通道的开端?如果房价有拐点,这个拐点是否正在孕育?

  大众评判台

  曹中铭:疯狂成分居多

  加息与房价并未呈现出 “跷跷板”效应,反而成为正相关关系,确实匪夷所思。如同股价上涨需要大量买盘推动一样,一旦市场购买力不足,房价同样会下跌。目前房价上涨过快过猛,个人以为,演绎最后疯狂的成分居多。

  何若灵:疯狂永远存在

  “人是最不会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这话同样适用于疯狂的楼市获利者。中国楼市一定不会把美次贷危机敲响的警钟当回事。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很疯狂,但未必那么容易崩盘。因为尚有地方政府、庞大的银行系统为其撑腰。所以我悲观地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疯狂永远存在。

  向海蓝:楼市可能崩溃

  加息对房地产市场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这样的环境下,最后可能崩溃。只是时间来得早晚的问题。老百姓买房比奢侈品还奢侈。最后的崩溃不是小部分人的崩溃,老百姓更有可能是楼市崩溃之后的牺牲品。

  中长期看 拐点随时可能产生

  戴思晨

  加息对于房地产的影响究竟如何,见仁见智,有人认为将是房地产重新开涨的起点,也有人认为在多次加息以后,中国房地产即将复制美国次级债风波下的危机。而我认为,如果从纯粹的经济规律看,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特点注定了其价格上升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首先,加息这样的宏观手段根本不是针对房产的,而是针对整个宏观经济过热、针对可能的通货膨胀的,而房产根本早已跳出普通老百姓的购物车。

  从深层次看,第一,在一个较短时期内,CPI数据不断创新高应该不是什么新闻;第二,在中国加息和美国可能的减息预期下,海外热钱可能再次掀起进入中国的热潮。那么,无论是老百姓的钱、银行的钱、海外的热钱,反正只要是钱在中国投资就只有一个目的,“跑不过刘翔,也要跑过CPI”。而在当下,能投资的只有楼市和股市。

  嗅到风险味道的银行已开始收缩房贷,但钱总归要放出去才有活路。于是股市(资本市场)与楼市(消费兼资本市场)就义结金兰。事实上,目前股市已经上升到了“海拔5000”的高度,更大的想象力则是 “站在珠峰看奥运”,而且其中的地产股如万科、保利已经疯到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地步。换言之,房产企业通过在股市圈钱获得继续圈地的资本,股市上涨又给炒房者提供了充足的弹药,因此从供求关系看,加息于抑制房价上涨并无大的作用。

  事实上,即使房价不再上涨,几度加息也在加重购房者的压力,这类压力的逐渐积聚加上其他综合因数所产生的化学变化,中国楼市的拐点从中长期看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从中长期看,随着可能的继续加息、资本市场对房地产公司风险的恐惧、流动性和购买力的减少、美次级债风波可能引起的应对政策的出笼、尤其是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可能变革,都有可能一夜之间令楼市掉头转向。

  (凌建平 郝匀嘉)


 
编辑:王菲】
:::相 关 报 道:::
·上海楼市预热“金九银十” 供销量大幅攀升
·高频加息点得住楼市穴道么? 调控楼市堵不如疏
·内地豪客成香港楼市一路奇兵“一车车”到港看楼
·连续4个月房价上涨名列前茅 北海楼市泡沫再现?
·楼市观察:房价过高是经济长期发展的隐患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