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奥运网|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育|健 康
汽 车|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 图 片| 社 区|图 片 网|华文教育|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开发商豪赌土地:列为“诸侯”还是沦为“炮灰”
2007年08月24日 10:0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编者按

  当包括万科、金地在内的地产公司轮番圈地狂飙时,潘石屹却拿出一份由SOHO整理成册的文件,指着其中一张标着几十家企业财务数据的表格,语气并不平和:“市盈率高达184倍,你觉得这样正常吗?”

  并非所有房地产商都分享到了行业繁荣所带来的快感。相反,业界已经有了某种对于暴风雨来临前的“担忧”,还混合着一种对于“洗牌”的渴望。在前不久的举行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这种矛盾的心理通过各种言论被表现了出来。如同企业家直觉所示,理论家们根据公式推算出来的数据,也同样揭示出行业内剑拔弩张的风险。

  按照学者们的推断,如果企业家们采取的是战略式超常规扩张,可能最终会促使10名左右的先行者提早跨入市值万亿的行列之中;如果仅是将所有的赌注下在土地百年之后依然只升不贬,那这些“贪吃”的企业可能最终就成为炮灰。土地,并非开发商足以依靠的福祉。

  关于土地的爱恨交织

  对于一向标榜“感性”的潘石屹来说,土地给他带来的压力是亲身体会。

  “SOHO不缺土地。”潘石屹说。但是,在之前的两年,业内都知道潘石屹为了获得“粮票”颇费脑筋。

  此次斩钉截铁地说“不缺地”,潘石屹并不是一种“酸葡萄”的“狐狸心理”,而是另有他意。

  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一位与会的专家点拨记者称:“潘石屹在放出一个信号,就是有些企业掌握了太多的土地资源,这些土地资源的‘垄断性’获取可能已经严重违反了国家‘两年以上闲置土地收回’的相关规定。所以,潘石屹这次‘不叫苦’,是为了能够让业界,尤其是政府,看到‘囤地’的政策风险所在。”

  所有人都在抱怨,土地越来越“金贵”了。此前,以房价为“楼面地价”获取土地已经在武汉、南京、杭州轮番上演。

  在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最新的一期内刊上,也表示“现在是典型的土地卖方市场”,并同时作出说明“2006年,各地土地的招拍挂价格一路走高;2007年,这种状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2007年二季度REICO报告发布会上,当被问及“地价对房价的带动幅度由多严重问题”时,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的回答是大概五分之一。在发达地区地价大概是房价的50%。所有的涨价都是地价。

  “股东们当然希望土地储备越多越好,他们甚至希望土地储备足够100年用。但是要‘合法’。”与会的地产商对本报记者表示。“最大的保证就是合法的保证。”潘石屹说。

  “看到房地产公司屡屡将土地楼面地价拍出超过房价,这是一个不太正常的现象,存在很大风险。当然,这也说明两个现象:政府的供地在减少;城市拆迁难度却同期加大。”潘石屹说。

  “只要列出四个类别,现在几乎全国的地产商都可以对号入座。”与会的一位专家对本报记者分析称:“有钱有地;有钱没地;没钱有地;没钱没地。”他认为,现在的情况是,一些强势的地产上市公司就可以被归为“有钱有地”一类,而类似于SOHO(中国)这样的企业,正是处于被夹在中间的“有钱没地”这种类型。所以,在他分析看来,今后针对闲置土地的“呼声”会越来越高。

  只有在国家强力执行政策基础上,才可能有囤积了多年的土地被释放出来。

  “或者通过地产商之间自行转让;或者重新进入招拍挂的程序。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导致一些有钱的开发商有更多的机会获取土地。”

  就在博鳌房地产论坛召开期间,国土资源部也传出消息:监察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建设部和审计署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决定集中半年时间,在全国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专项清理工作,要求各地对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供应的所有建设用地逐宗进行清理。主要清理宗地供应前规划情况、供地方式的合法性、供地过程的规范性、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供地后宗地使用情况。

  这些利好消息,都让愿意出“鸡蛋”换“粮票”的地产企业看到了机会。

  土地=万亿市值的“沙发”?

  “严重超速”的发展,才有利于更快的抢夺万亿市值的“沙发”,而“严重超速”目前的市场状态就是更多的囤积土地。如果方法得当,“土地”与“万亿企业”之间可能存在以上所述的递进关系。

  根据万科2004年的规划,连续10年年增长30%之后,2014年万科的销售额将达到1093亿元。

  按照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的运算模板:万科到2014年,市值可以达到3090亿元左右,到2018年,市值便可以超过万亿。

  “在未来10年,没有哪家A股公司市值将超过万亿。在未来20年,市值可能过万亿的A股上市公司有3家。”钟伟预测说,除了万科之外,陆家嘴可能在2024年市值超过万亿,北辰实业2025年市值达到万亿。

  钟伟的结论建立在一个基本假定基础之上:“中国的房地产业还有20年的黄金发展时期,并假定未来的20年发展与过去5年的发展差不多,即在平均意义上,房地产公司未来20年的基本财务状况、业务增长情况与过去5年的情况相当。”

  “如果业务扩张维持在2006、2007两年的水平,如果资本市场的扩张也维持在近两年的水平,那么,上述时间可能缩短一半左右。”钟伟分析称。

  钟伟采用“权益负债比”(股东权益/有息负债)来作为财务风险指标。在他看来,安全区域应该大于1。

  在对 “2007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TOP10”做了数据估算之后,钟伟发现:权益负债比小于1的企业占了5家,分别是保利地产、招商地产、金地集团、苏州高新、华发股份,钟伟下结论称“这5家企业在2006年年度已经严重超速状态”。

  在权益负债比大于1的5家公司中,陆家嘴 的有息负债率为0,权益负债比无穷大。所以钟伟认为“这家公司是安全的,处于保守状态”。

  万科在2006年的销售增长率大于2007年的最大扩张速度,被定义为“超速状态”。

  此外,北辰实业、中华企业2006年的销售增长率小于平稳增长速度,处于保守状态;金融街2006年的销售增长率大于可持续增长速度,但小于最大增长速度,处于轻度超速状态。

  同时,根据这种对于“跑道”以及“跑步速度”的研究,还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不是所有急速扩张的企业都可以抢到“万亿”的沙发,因为必然有人在这一过程中成为炮灰。

  “最终进入万亿市值的企业应该在10家左右。”钟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届时,市场的集中度就与现在的美国大体相当,因为美国目前的寡头房地产企业的市值也在万亿元人民币左右。但是,相对于其他国家,美国是一个市场集中度较为松散的市场。”

  “万亿”的诱惑,就在于可以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土地政策、金融制度等等方面。所以,即使目前的疯狂囤地,也是十分值得的。

  “但是聪明的企业不仅应该知道什么时候‘疯狂’,也应该知道什么时候‘收手’。”业内专家对本报记者点评说。而根据该专家的分析,一家国内大型房地产上市公司从2003年开始加大圈地力度,他们极有可能在3到5年之内突然收缩土地阵线,那就是他们所判断的“周期”到了。

  需要提出警醒的是:地产企业,可能因土地而兴,也可能因土地而废。

  恒隆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启宗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感叹:“今天大家看非常好的将来不一定最好。”他说:“1982年的时候,我们四家人,一同发展香港的一些项目,其中两家的土地储备很大,比新鸿基还大,但是不到一年半两家都破产了,就剩下另一家和我。”

  据陈启宗的观察,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现在还在资金累计的一个环境之下,可能正是类似于美国1981年到1992年的情况,以及香港特区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光景。

  但是,经济周期依然不容忽视。“你到底是被淘汰了一部分,还是保留了实力的一部分,这个还要看你个人的能力。”陈启宗说。(郝倩)

 
编辑:王菲】
:::相 关 报 道:::
·新房交付突然冒出储藏室 开发商单方变更属违约
·开发商私吞400多万潜逃 85岁老人自组业委会(图)
·额度提高却难享受 公积金贷款遭开发商“刁难”
·一名开发商的心声: 我们也希望房价稳定
·上海楼市再陷疯狂? 开发商由捂盘惜售转向抬价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