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娱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图 片·论 坛|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广 告|演 出|图 片 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上海楼市“红五月”纯属假象? 切莫恐慌性购房
2007年06月22日 10:4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图为上海在建楼盘。2007年6月7日,年初还在为促销而绞尽脑汁的房地产开发商们,现开始享受“盛宴”——4月份上海房价飙升,内环当月涨幅高达71%,外环涨幅也达到15%以上;5月份几乎所有楼盘再次发力猛涨,某楼盘的开盘价竟然比此前最高价上涨了70%。短短几个月,从冰点到沸点,上海楼市又开始躁动起来。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5月的最后一周,上海楼市以80.81万平方米的天量创下了新的周成交历史记录。上海楼市到底怎么了?这是很多业内人士和老百姓共同关心、却又一齐迷惑的问题。

  从今年3月开始,上海楼市的成交量明显上升,4月进一步走高,5月的一手住宅销售量为265万平方米,环比4月增加30%以上。与此同时,从4月开始,住宅价格无论环比还是同比,都呈明显上涨之势。在这一背景之下,排队、炒号现象大面积出现,购房客踊跃入市之态酷似惟恐股市“踏空”之心理。

  我想谈三点。首先,从全国宏观市场状态而言,目前全国楼市仍然一幅“繁荣相”,发改委表明,“当前市场仍存在供需矛盾明显、供应结构不合理以及房价继续上涨等三大问题,我国住宅市场前4个月新建商品住宅大于竣工面积2.02倍,明显供不应求。”近几个月的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也在证明一个事实:北京、深圳等热点城市的房价依然还在延续自2005年以来的高位增长。应该说,经过2005年的巨幅震荡和2006年的趋于稳定,上海楼市不可能在其它一线城市持续繁荣的形势下,独自沉寂。

  其次,房价走高和部分消费者恐慌性购房,是否真的因为供求失衡?想要刨根问底,得先研究土地供应。去年12月上海市房地局曾登出一份《上海市城镇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情况公示》,公布了自2004年以来上海的土地出让及地块开发现状。从总量上讲,上海2004年出让土地3415.35公顷,2005年为3198.04公顷,2006年土为1415.56公顷,很明显,近三年土地供应呈递减之势。而且,2006年实行招拍挂的土地中,纯住宅用地仅有25幅,共计300公顷。从结构上讲,近三年市中心区的土地供应锐减,显示出上海土地出让存在极大的区域不均衡性。

  如此分析,则基本可以确定眼下可销售的住宅供不应求,与去年新增住宅用地剧减有很大关系。而且还须考虑另外一个因素,即去年5月份“70/90”政策出台后,由于具体执行办法迟迟未出,使部分将要开工的项目被迫延迟。

  再次,开发商的囤地和捂盘行为。这两种行为早已见怪不怪,否则中央也不会一次次地进行市场秩序整顿,值得忧虑的是,这一不良现象犹如电脑病毒,总也难以斩尽杀绝,其“作案”手段反倒不断升级和趋于隐蔽。眼下上海楼市非理性繁荣的幕后,也藏有某些开发商捂盘惜售以及故意制造紧缺的“阳谋”。

  最后,我想劝部分购房人要冷静。在很多售楼处又重现2004年排队抢房盛况的情况下,有些明显属于开发商在“做庄”,而消费者的“羊群效应”又进一步加剧了“不买还要涨”“过了这村没这店”的恐慌心理。我还是坚持以前反复说过的观点:外环以内,尤其是市中心好地段的房子,什么时候都有保值增值空间,遇到心仪的、性价比高的房子,任何时候下手都不会后悔;而外环以外明显供大于求的板块,或者“70/90”项目集中的区域,目前完全没必要急着排队凑热闹。(作者:杨红旭 整理:柯鹏)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