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忧其屋到优其屋 两代人见证天津住房变迁(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从忧其屋到优其屋 两代人见证天津住房变迁(4)
2009年09月08日 15:53 来源:人民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安居梦之现代篇 -- 我的孩子能在屋里跑来跑去

  房子变大了:终于不再住得“憋屈”

  赵铭顺的儿子赵绍文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他出生时,赵大爷已经从工人新村搬到了筒子楼,这是赵大爷那一代人第一次住进“高楼大厦”。但筒子楼在赵绍文眼里,仍是一个十分狭小的地方。“小时候跟爸妈挤在一间屋子里,爸妈睡两边,我睡中间,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十几岁,父亲在黄河道买了单元房。”回忆起从前的住房,赵绍文感觉恍若隔世,“回忆起那时生活情况,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憋屈’。现在新建的房子都上百平方米了,前不久我买了一套阳光100小区小高层的房子,现在房子都装修好了,‘十一’结婚时就正式入住了。”

  记者随赵绍文来到他装修好的新房。这是一套15层三室一厅的居室,走进房间,宽敞明亮的客厅呈现在眼前。透过客厅的玻璃窗向下俯视,颜色各异、高低起伏的住宅和宽阔的绿化带一览无遗。“推开窗子,就是蓝天白云,心情很舒畅。以后结婚有了孩子,小孩儿可以随意在屋里跑来跑去,孩子是体验不到住房‘憋屈’的感觉了。”赵绍文告诉记者,他打算结婚后将父母接过来一起住,“爸妈苦了大半辈子,也该住宽敞房子享享福了。”

  观念变新了:买房就选“节能”的

  钱大爷的儿子钱勇回忆,小时候住平房时,上公用厕所要走很远,印象最深的便是晚上不敢上厕所。从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住宅商品化改革,短短十几年间,天津人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住宅观念也在不断进步。进入21世纪以后,尤其是近几年,一座座生态住宅犹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可选择的余地更多了。钱勇买房子的时候,更关注两个字——“节能”。

  钱勇的新家在梅江居住区的泉水园,一走进小区,清新的气息就扑面而来,翠湖绿树,以砖红色为主色调的住宅楼错落其间,构成了一幅美景图。

  “我们小区和涟水园都是2006年的绿色试点建设项目,小区完全是按照三步节能、中水利用、雨水收集、湖水保护、计量收费标准设计的。为了实现人居与生态和谐,泉水园和涟水园里湖水环绕,绿化率达35%以上。湖水完全由处理过的中水和雨水构成,形成了雨水——湖水——灌溉花草这样一个节能型自然生态循环系统。”说起居住环境的优点,钱先生滔滔不绝。

  进入钱勇的家里,他首先向记者展示了卫生间。按了一下马桶旁的按钮后,他告诉记者,梅江居住区全部安装中水入户装置,每户冲厕的水都是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流出的中水,居民平均节约了1/3的用水量。

  “以前我们一家五口人住在一间狭小的房子里。晚上父亲工作的时候,怕影响孩子们休息,就把自己捂在厚厚的被子里,夏天也是如此。那时候多难熬啊。”钱勇说,他有了一定的积蓄后,首先为父母换了一套冬暖夏凉的大房子。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