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力破保障房“骗局”以信治政与社会监督并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北京力破保障房“骗局”以信治政与社会监督并举
2010年06月07日 13:25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加大建设力度,扩大覆盖面等是保障房需着力解决的问题,而治理官员腐败与民间大规模失信尤为迫切

  针对保障房中早已为民众所诟病的症结,北京市近日开出了一张处方。根据北京市住建委发出的通知,一直到年底,北京将全面核查17.94万户保障房家庭的资格,打击骗租骗购保障房的行为,已入住的保障房家庭也首次纳入了核查范围。对存在虚报、瞒报的家庭,一经查出,即使已经签订了购房合同甚至入住的,也将被责令退房。

  对于此举的意义,研究人士解读认为,“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但其能否引领全国保障房领域整饬“痼疾”的风气,根除保障房背后的暗影,仍有待观察。

  保障房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是《瞭望》新闻周刊关注的要点之一。4月5日出版的第14期《瞭望》发表的《保障性住房入住公平难题》一文提出,保障性住房入住公平,既需要破除诸多门槛限制,更需要政府部门和民众守住信用的底线。

  财经评论员叶檀针对保障性住房的现状曾有过这样的评论:“百孔千疮的监管体制,使保障性住房成为令人灰心的旗帜。”

  北京的行动让人们对保障房回归其改善民生的初衷燃起了希望。在研究者提出的解难良方中,解决监管难题,治理官员腐败与民间大规模失信乃是根本。这超过了保障性住房面临的诸如资金不足、保障覆盖面不够广等难题。

  被挤占了的保障空间

  “转型时期社会问题集中反映,利益冲突与博弈激烈。”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开发看来,解决保障房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工作是作秀还是做实,有没有决心。

  在北京市开展保障性住房资格专项核查工作前的一些时日,一篇《陕西眉县经适房副科以上领导占一半》的报道,把陕西省眉县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时隔5日,《法制日报》主办的《法制周末》对此进行了追踪,当地官员在正面回应时强调两点:副科以上领导占的比例不对;先前媒体报道的“名单作废”也不实,名单并没有作废,只是暂时撤下来,因为公示的时间到了。

  4月中旬,南方多家媒体报道,深圳保障性住房申请初审合格家庭公示中出现怪象:至少有299户通过者在政府部门工作,连齐齐哈尔驻深办主任也通过了申请。不少申请者甚至还拥有每平方米售价超5万元的豪宅。在接到举报监督后,部分申请人退出申请。

  再往前溯,今年3月,媒体曝光了深圳桃源村三期经济适用房的“豪车”现象,这些本来是当地政府面向社会低收入困难家庭推出的经济适用房,却豪车云集,车库里竟停有数十辆雷克萨斯、奔驰、奥迪、皇冠等名牌豪华汽车。开豪华车住经适房成了这里最大的“亮点”。

  2009年6月,河南郑州爆出经适房建设用地暗地被改作商业用地。当地居民提供的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发放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上,“建设内容”一项明确注明为“经济适用房”。但是几年过去了,开发商河南天荣置业公司却在这块土地上建起了12幢联排别墅和两幢楼中楼。

  同年6月,武汉爆出经适房“六连号事件”,73名购房者花钱作弊。2010年3月31日,随着第二批共11名被告被判处9个月至8年不等的有期徒刑,震惊一时的武汉经济适用房“六连号”案件尘埃落定。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