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建设部问责地方领导可行性有多大
2007年02月06日 10:3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图为湖北宜昌正在建设中的商品住房。据悉,中国建设部近期将会同全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各地落实住房建设规划尤其是廉租住房开工建设等情况进行检查。对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房价涨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结构性矛盾突出、拆迁问题较多及未把新建住房套型结构比例分解到区域,未落实到具体地块、项目的城市,要限期整改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据报道,建设部将会同全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各地落实住房建设规划尤其是廉租住房开工建设等情况进行检查,对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房价涨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及未把新建住房套型结构比例未落实到具体地块、项目的城市,限期整改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房市调控不力,问责制度缺位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两次房市调控过程中,北京等地的房价迎头快速上涨,甚至比调控前的涨幅还大,而鲜有官员遭到问责。房价上涨带动GDP上涨,为官员政绩涂抹上了一层最亮丽的光环。这意味着,房价快速上涨,地方政府官员不仅不必承担责任,还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这反过来又助长了官员抵制和化解调控政策的心态,推动房价的进一步上涨。

  在这种情况下,建设部会同全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房价涨幅进行调查,并表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第一次非常清楚、非常明确地提出了问责制。但是,建设部的问责能够真正推行下去吗?

  最起码的一个问题是,建设部作为房市调控的主体之一,与地方政府一样,它在房市中也有利益因素,也应该被作为检查的对象,如果它在房市调控中没有尽到责任,也理应成为被问责对象。因此,由建设部会同全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各地房价涨幅进行检查并问责地方政府官员,缺乏足够的公平性和权威性,也难以令地方政府官员口服心服。

  事实上,在两次房市调控当中,建设部的表现屡遭公众的质疑和批评。比如,建设部官员和建设部自身,在“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要占开发总面积的70%”这一具体规定上的动摇,就使二次调控最具有杀伤力的一个具体规定被软化,建设部因此遭到公众的批评。在这种情况下,由它去检查和问责地方政府官员显然缺乏足以服众的公信力。

  而且,一些房价逆调控上涨大涨的城市(比如北京),其地方官员的级别在建设部官员之上,建设部能否对其进行问责?即便对那些级别较低的地方官员,建设部又依据什么规定对他们进行问责?

  因而,房市调控需要问责,但需要制定出明确而详细的问责法规,并由中央直接委派检查团对各地房市调控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对执行调控政策不力的地方政府官员进行严厉问责,才能确保问责到位。只要问责到位,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被调动起来,他们自己就会想办法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房价,而不是听任甚至支持房价上涨。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杰)


 
编辑:王菲】
:::相 关 报 道:::
·中国建设部整治房地产估价市场 信用档案将公开
·建设部:房价涨幅未获有效控制将会问责当地领导
·建设部原司长:不能期望调控让商品房价格下降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