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税收手段难降房价是大实话 难挡开发商转嫁税负
2007年03月15日 10:55 来源:国际金融报


    漫画:借助税收手段难降房价背景说明:2007年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杨崇春表示,如果想用税收手段把房价降下来,绝不是轻而易举能实现的。关键字:税收 房价 中新社发 谢正军 作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杨崇春日前表示,通过税收手段把房价降下来是不容易的,只要房产商有利可图,他就会继续开发房产,并把增加的相关税负转嫁到房价中,让消费者承担。

  税收手段难降房价,这是一句不折不扣的大实话。实践已经证明,无论是七部委的“国八条”,还是九部委的“国六条”,“税收手段”最终收效均有限。

  以营业税为例,按有关部门解释,其抑制房价上涨的机理是:增加二手房售房者的交易成本,减少投机收益,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需求,从而稳定房价。然而,在营业税运行过程中,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房价调控手段,却在很大程度上被规避、架空了。确实,营业税可以抑制投机需求,然而,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出售者将高额税费转嫁给买房人,营业税就会成为房价持续上涨的刺激因素。税收手段的这种悖反效应告诉我们,财税扛杆不是万能的。

  在房地产产业中,除了开发企业所必须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教育税、城市建设税等,直接将房地产作为征税对象的还有11个税种,如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和契税等。由于我国实行累加税,如果算上建筑、家装、监理等领域所必须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税种之多、税额之高,可谓罕见。

  不仅如此,房地产开发与交易环节中,各种收费项目更多更杂,诸如市政配套费、人防建设费、抗震费、防洪费、绿化费、立项管理费、拆迁管理费等等,一般都有数十种甚至超过百种。此外,现行土地出让和房地产预售体系比较混乱,不规范现象大量存在,各种“潜规则”的花销最终会与税费一起,被开发商计入房价中。

  据报道,中国内地“税负痛苦指数”位居全球第二,由此可见,作为国家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税收,被大量地从经济增量中抽走,而其中,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必然“贡献”甚大。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撤并税种以“轻徭薄赋”,只有这样,百姓才有消费的热情,企业才有创新的积极性,经济发展才能持续发展。(林金芳)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