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远征:后危机时代再论金融监管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曹远征:后危机时代再论金融监管 (2)

2010年10月27日 15:4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金融监管就是用政府克服市场失灵

  金融危机的发生通常伴随着市场失灵。如果在一个典型的市场中间,就是按一般均衡理论来看的一个资源充分配置的市场,这时候市场所有的东西是可以出清的,无论现货、期货,无论当期的还是远期的,都会有一个市场,都会有一个价格,都可以结清。同时也表明任何中介机构是不需要的,金融机构是不需要的。但从现在来看。这种事是不存在的。

  第一,市场是不完全的。不完全性的简单理解,就是任何一个市场都存在外部性。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外部性是可以被市场内部化,但是那就需要重建一个市场。第二,要满足市场可出清这个假定的话,市场应该是无摩擦的。然而大家都知道市场是有摩擦的,因为信息是不对称的。更何况未来是不确定的,这就是风险。金融机构处置风险无外乎是两种方式,一个是商业银行跨式配置方式,另一个就是对冲。

  所谓商业银行跨式配置的方式,就是通过积累良好的流动性资产把风险化解掉,或者把风险推向未来。2004年以前,中国的银行基本上是全部破产的。中国银行业当时的资本充足率在4%左右,但是坏账水平在20%左右,这就意味着银行倒闭五遍都还是资不抵债的。为什么依然还活着,那就是大家相信银行,不断地有存款进入银行,因此存款流动性是充沛的。于是银行就用A的钱去还欠B的钱,再用C的钱还欠B的钱,把危机无限推向未来。在这个危机后退的过程中,银行就争取到了时间,把坏账缩小,甚至消化掉。

  第二种应对方式是对冲,把风险分散在市场参与者头上。风险是服从概率分布的,银行把大概率事件定为基础产品,如股票、债券都是大概率的事件。大概率事件完了会有小概率事件,衍生工具就是小概率产品。而所谓的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工具,目的就是对冲这种风险的。如果小概率事件完了还有更小的概率事件,那设计出来的产品就是衍生加衍生产品。总之银行通过不断在市场上买卖衍生产品,就把风险分散在了每一个市场参与者的头上,这叫跨时点对冲式配置风险。根据对这种对冲活动参与的多少,于是就出现了两类完全不同的金融机构,一个是商业银行,一个是投资银行。

  然而,虽然有这两种银行手段对付未来的不确定性,但这两种办法都只是把这些风险从局部处理掉了,而风险仍然在整个系统中间累计着。当它累计到一定程度时,风险就会爆发,进而出现系统性的崩溃。因此,此次金融危机是系统性崩溃,是由小风险不断累计出来,最终导致的系统崩溃。在这种情况下,克服市场失灵只有用另外一种办法,就是用政府来克服市场失灵,这就是金融监管的理由。

  金融危机后的监管新动向

  曹远征说,在中国,现在如果想要贷款买房子,首先要首付30%,其次银行要看看你的收入证明,然后银行要用你的房产证做抵押。其实那三个东西都是用来防范风险的技术。

参与互动(0)
【编辑:梅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